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育是人生的必修课。美术馆作为拓展大众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的公共场所,促进着“艺术化”的新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艺术家的美术馆,到大众的美术馆;从只有展览讲解等简单公共教育活动,到如今多元化、数字化的公共教育项目百花齐放……美术馆公共教育不仅滋养美好心灵,也孕育着社会发展新动能。
融合专业性与社会性,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三位一体”的框架有序建构。美术馆作为开展社会美育的重镇,以展览和公共教育项目为载体,将社会、学校和家庭连接起来。作为家庭美育的重要补充,美术馆公共教育将掌握知识技能与涵养审美情操有机融合,通过情感化育、社交式学习等,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例如,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单位开展的亲子公共教育项目,让孩子和家长在做手工、读绘本等活动中增进互动,发挥美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陶养作用,带领儿童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馆校合作是美术馆公共教育连接学校、凝聚合力、延伸触角的重要方式。一些美术馆积极探索构建常态化馆校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如河南省美术馆的“艺术行走计划——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与平台建设项目”已连续实施数年,与省内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搭建良好平台。伴随越来越多美术馆与学校、家庭互补衔接、有机融合,围绕社会美育共同体建设的学术研究亦稳步推进。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社会美术教育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为促进美术馆公共教育、推动全民美育贡献智慧。
深圳美术馆“童就未来·公共教育年度项目”亲子教育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深圳美术馆微信
线上线下联动,扩大美术馆公共教育覆盖面。近年来,各大美术馆着力深化数字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云展览、云讲座、云课堂等,促进文化教育资源公平共享。活化馆藏资源,让艺术之美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成为不少美术馆开展线上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比如,中华艺术宫推出《走进艺术宫——学党史说“四史”》百集微视频,将线下藏品资源转化为线上学习资源,收获良好反响。借助各方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也成为一些美术馆走出馆舍、办出特色的法宝。天津美术馆的“润物无声讲好中国故事——‘在美术馆谈美’”、湖北美术馆的“闻声而来·绘忆江城”,皆与当地广播电台合作,通过音频节目讲述文化故事,受到大众欢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画院美术馆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中国美育公开课》,则以云直播的形式邀请名家解读艺术之美。面向未来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仍需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塑造新优势,不断丰富美育形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山东美术馆“艺术夕阳红”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山东美术馆官网
有温度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美术馆公共教育重在体现“公共性”,不仅要考虑普通大众的需求,也要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服务。一些美术馆精心策划,努力开展覆盖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教育项目,切实践行“面向人人”的美育理念。例如山东美术馆定期举办“艺术夕阳红”活动,专为爱好书画艺术的中老年群体开设免费艺术课程,使学员能够零距离接触专业老师,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很多美术馆还组织爱心活动,传递人文关怀,让特殊人群也能感受艺术魅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专为残障少年、聋哑人士等群体举办特殊开放日,并开展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有我们——你们不再孤单”活动、贴近聋哑人士的“无声之爱”活动等,以具有科学性、教育性、互动性的形式,为特殊群体创造充满情感温度的交流空间。这些活动使不同群体在美术馆中都能感受大爱和大美的力量,体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美术馆公共教育肩负新使命。如何使更多人养成参观美术馆的习惯?如何让每一位观众都能获取有效信息,再通过“为生活而艺术”的创造将美反哺社会?这些都需要美术馆人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文/马菁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
马菁汝,艺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艺术总顾问,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博鳌亚洲论坛女性圆桌会议世界杰出女性代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度文化圆桌会议知名学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