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展览“2023 陈琦·巨川”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由中央美术学院陈琦教授创作的作品20件(套),包含版画、装置、水墨等多种媒介,吸引众多观众到场观看。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是继2018年“印痕与复数——陈琦个展”之后,陈琦于亚洲艺术中心举办的又一次个人展览。本次展览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既是对陈琦过往生活经历和创作的回顾,同时也是对下一阶段创作的展望。
一件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巨川》,放置于1.8米高的玻璃展台上,在展厅内格外抢眼,这是《时间简谱》系列作品中的一件。据了解,这一系列作品融入了陈琦作品中典型艺术符号“虫洞”,运用的载体涵盖书籍、玉璧、手工纸、雕塑等,指向时间与生命的迭代演化。
展览现场
作为陈琦艺术创作中的典型视觉符号体系,“水”系列持续创作二十余载,占有重要的位置。据了解,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所绘制的自然山水,陈琦将西方的图像概念引入画面,通过印版的解构、并置、重叠、交错产生画面。
展览现场
“一直非常喜欢陈老师的作品,这次的展览也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硕士研究生祁子怡说,“通过这次展览我认识到,把传统的技艺与当下的语境融合创新,作品才能面向更多的受众。”
作为中国水印木刻创作者的代表,陈琦4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水印木刻艺术创作,将传统的雕版印刷艺术带入当代,为水印木刻的发展提供了当代经验。
“中国水印木刻有千年发展历程和灿烂辉煌的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与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及艺术创作的初衷,陈琦说,这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文化担当,只有在此认识基础之上,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艺术精神气质并无愧于当代精神表达的艺术作品。
面对数字化时代和版画生态环境的变化,陈琦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所说的就是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与发展。而创新与发展的前提是基于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以及艺术表达媒介的本体建设。”
“对于版画艺术本体来说,如果没有自我更新与建设活力,便会在创作思想的突破与技术创新上趋于停滞。”陈琦认为,说到底还是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对版画本体进行更新与创造,才能够创造出合乎这个时代精神表达的优秀作品。
展览现场
在创作之余,陈琦还一直致力于水印木刻的推广与传播工作,同时也把它当做自己教学和创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从2019年开始,陈琦将每年岁末创作的一件以瑞雪为题材的水印木刻作品义卖,所得款项用于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的展览和出版。陈琦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可以投身水印木刻艺术创作,共同推动中国水印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
步入甲子之年,陈琦给自己的展览取名为“巨川”,他认为,巨川的源头是无数的小溪,兼容并蓄,充满了活力与内在驱动力。
“我希望此后2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能进入到一种忘我自由的艺术创作情景之中,在艺术海洋中畅游,创作出不辜负时代、不负丹青、也不负自己的生命年华的优秀艺术作品。”陈琦如是说。
陈琦作品欣赏
夏花
264.8x151.6cmx3
纸本水墨
2019
秋叶
333.5x151.4cmx3
纸本水墨
2020
万物
图心:116x235.5cm
图纸:139x258cm
水印木刻版画
2021
般若
图心:118.5x89cmx6
图纸:142x89cmx6
水印木刻版画
2022
北冥
251x150cmx7
纸本水墨
2022
(来源:文/中国网 图/亚洲艺术中心)
艺术家简介
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