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 1月7日开展的国际艺术大展——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将于4月2日(本周日)正式落下帷幕,作为闭幕前的最后一次大型活动,3月28日,“大家来谈双年展之‘媒体人来谈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沙龙在济南市美术馆成功举办。参与此次活动的嘉宾有本届双年展的技术支持企业——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王朋,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以及四家主流媒体代表,分别为: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记者吴佳秋、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赵晓平、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宫小昀。
艺术沙龙活动于2月24日下午3:00在济南美术馆一楼大厅以圆桌沙龙形式正式开启,由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党委书记刘玉亮主持,各位嘉宾共同探讨了参加本次双年展的心得感受,并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专业解读,展现了很多双年展背后的故事,阐释了其对于济南建设国际化文化艺术都市的重要意义,更对下届展览的筹办提出了非常有见地、有价值的宝贵建议。
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党委书记刘玉亮
首先,刘玉亮简要介绍了展览情况: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省第一个由政府主办的美术类国际双年展品牌,本届是双年展的第二届,在首届的基础上正式升级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美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双馆联动,济南美术馆则承担了六大板块中“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两大板块的展出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线下观展人数达到60多万,相关话题线上点击量累计达到2.5亿次,更成为济南市美术教育创新型实践平台,共有86所中学以此次双年展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吸引了多达400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随后,参会嘉宾主要围绕对于“共生世界”主题的理解、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异彩与同源”板块展现出的艺术的国际性与地域性思考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不但参与了本届双年展的组织筹办,作为著名当代艺术家,其作品《河》也在济南市美术馆“异彩与同源”板块展出,因此他对于“共生世界”主题的解读尤为深刻。他表示,济南承办这次国际双年展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济南艺术交流史甚至是整个艺术史的一个新的开始。它是一个很有激情的展会,也是一个推动艺术往前发展的良好契机,当代丰富的文艺形式使人很难感受到兴奋感和新鲜感,突然出现一个以造型艺术为特色的双年展,就很容易引起好奇和关注。一个城市确实需要这种能够激发人热情和激情的文化艺术活动。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
他从双年展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探讨它的重要意义:国际双年展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本意是为拯救工业革命后威尼斯逐渐衰落的地中海中转站地位,挖掘城市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用艺术的方式让世人重新认识威尼斯,提其升国际影响力。为什么要定为双年展而不是四年展五年展呢?因为工业革命后知识的更替大概是18个月为一个周期,就像去年大热的脑机接口领域,新的计划、新的发明等等大约都是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进行消化。“我们艺术领域更新周期也大概是这样,这个周期内我们可以将很多前卫的艺术作品搬到大众面前,给人一种新颖感。”郭振宇说,“大众并不是不喜欢当代艺术,而是接触的机会太少,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来观展。本届双年展第一个进入美术馆的是一个河北衡水的女士,她知道9点开门,早早地就等在那里。相比首届的在慢热中传播,本届产生了震撼的效果,形成了热潮。当代艺术在济南会有很好的发展,在艺术家群体中、群众的眼光中、政府提倡中、学校教育中会形成深入的探讨!”
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推动济南国际化城市发展,郭振宇也有独到的见解:国际双年展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前沿文化,积极与全球的艺术交流。过程中吸纳、消化、发展,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是帮助济南艺术更上一层楼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积极友好的艺术文化交流,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济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他建议:“我们要借助此次双年展培养一批济南本土的艺术家,我们要有自己的稳定性,培养自己的大咖才能避免展会结束后的‘人走茶凉’,保障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双年展的最大特色是互动参与性更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更加多元,出现了《金声玉振》、《飞跃黄河》等充满科技感的优秀作品。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不但为整个“科技与艺术”板块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更为本届双年展专门定制了以威赛尼核心技术“虚拟仿真沉浸式CAVE显示平台”创作的《金声玉振》,成为了济南最热的网红打卡作品。董事长、创始人王朋就科技与艺术的交互作用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王朋
作为一名走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创业者,在王朋的理念中,科技与艺术本身就是共生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技的本质是工具,服务于艺术创作。科学家的研发需要一个场景呈现,最佳的呈现方式就是艺术家的想象力。反之,这种想象力经过艺术家痛苦的思索、千锤百炼,也需要借由科技的手段实现最贴近于真实的表达,那就依赖于科技工作者的扎实技术。“如何真正的做到所见即所得,需要依靠科技。”王朋说,“我们扎实的技术为基础的表现力,让观众感到‘我在这看到的是在别处没看到过的。’”因此,《金声玉振》是威赛尼将历经19年技术积累的自主研发产品以真实的场景模式展现给观众,激发他们新的思考和想象力:是否还能有更多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景可以应用……
对于另一个大家深度思考的黄河命题,济南市美术馆首次提出如何“飞越”黄河?而王朋作为科技工作者将其具体实现的方式就是用科技的力量将“飞越”与人的视觉深度结合:通过护眼微距背投LED显示屏第一次让观众近距离深刻的体会到真实景观“迎面而来”的感受,而且不会对视觉造成任何不舒适,只留下冲击!“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或者创业者,最主要的方向,就是把艺术家和观众朋友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以能够经得起市场或跟国外同行对比考验的科技,真实地展现出来。无论我们想与不想,这个共生世界它是真实存在的,科技与艺术的发展是源源不断的,我们的核心还是要回到发展的本质上面来。”
各位媒体代表站在传播学的角度展现了她们观察到的双年展,更交流了通过几个月来的实地采访产生的对双年展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
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谈到,中华网山东是第一批进驻双年的媒体,去年春节刚过就开始准备,第一次拍摄时,济南市美术馆还在布展当中,一直到开幕,展期中各种名家专家探展、各种活动、沙龙、研讨会的举行中华网山东都全程跟进。“我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拍到了很多美好的画面。”陈雅雯动情地说,“美术馆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布展,大量工作人员带病坚持,甚至为了怕自己被封控在家耽误工作,就一直住在馆里,我的相机里还存着工作人员在馆里打地铺的照片。开展后不出所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男女老少走进美术馆来,网络上各个平台也广泛地铺开来。有观众和学者反映说,‘共生世界’这一主题太大太抽象,希望以后的主题更具象、更有针对性。但我从这些具体的细节看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和疾病,让艺术开花结果,让所有人享受到,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共生世界”
(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赵晓平)
共生世界的意义在于共享共鸣,济南国际双年展的视野不止局限于济南本地,而是放眼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就像济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赵晓平所看到的:“共生世界这个主题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有很多被访人是从别的城市专程赶过来看展的。”她表示,“共生”这个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动物、植物共生,在六大主题板块之中,几乎在每个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世界共生共处的影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宫小昀)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宫小昀说,在双年展筹备之前,大众网的技术团队就已经开始准备,在疫情期间仍旧按计划推进工作,也以此为契机看到了很多的作品,她理解的共生可以有这样的几层含义:“一个是人与人的共生;再一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之后,人与自然的共生,最后就是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人与科技的共生。”她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经成为一种热潮,未来我们的艺术将怎么样跟环境,怎么样跟人,怎么样跟不同的世界地区,怎么样跟科技去产生一个交互和共融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记者吴佳秋)
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记者吴佳秋分享到:“科技和艺术结合是本次双年展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因为有了科技的融入,它给我们记者提供了更多新颖的有可写性的新闻素材。也为我们策划打卡式体验报道提供了便利条件,增添了整个视频的趣味性。”站在媒体人的角度她表示,媒体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宣扬城市的形象,此次国际双年展的举办对于提升济南城市影响力,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方面有很大助益。
2022年是东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济南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异彩与同源”板块的策划初衷就是其重要组成和有机延续,在济南市美术馆的三楼部分、和四楼展厅集中展出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艺术家精选的杰出作品。对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雅雯认为,在东亚文化圈内,中日韩三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艺术上有相似性,又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一位艺术家的理念给我的印象最深——在一个艺术大繁荣的时代,艺术家不会单一地出现,而是“成波儿”地出现,因为要和同时代的其他的艺术家产生交流,才能互相激发创造力。”她从“异彩与同源”中看到,当三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个美术馆共同呈现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呈现三个国家文化中蕴含的共同渊源,又能看到各国艺术家当代性的不同的表达,二者同时在双年展绽放,会使三国艺术家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促进时代共同繁荣。
虽然双年展即将闭幕,但双年展的热潮、有关双年展的讨论,以及它给济南带来的深远影像还将长久持续下去,郭振宇说,本届双年展的闭幕就是下一届双年展准备工作的开始。山东美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在4月2日的闭幕式之后,将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策展工作中,吸取前两届的经验和观众、艺术家、学者各方的宝贵意见建议,2024年将为观众带来更创新、更丰盛的当代艺术盛宴!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杨杰 陈雅雯
视频/姚奕骁 图片/杨杰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