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山东艺术“潮”出想象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4-01 10:32:03
听新闻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山东艺术“潮”出想象

这个春天,济南出圈成了“网红城市”。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火爆,带给济南巨大的流量加持,让这座省会城市实现了如此蝶变。一些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看到绕馆三周等待观展的人群,集体惊呼“此景只在故宫有”,感叹山东人能如此热情地接纳先锋艺术。

面对线下的人潮汹涌、线上的炸裂好评,山东美术馆馆长、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策展团队成员杨晓刚坦言,自己曾担心展览人气不足,但没想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看着每日到馆人数持续攀升,馆员们甚至被“吓”到,杨晓刚也开始“满脑子考虑怎样确保秩序和安全”。

细细想来,这次走红并不意外。这是齐鲁文化厚积薄发的结果,而作为这项爆款的重要“操盘手”杨晓刚,也付出了无数心血。“双年展的成功验证了山东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艺术如此包容!山东不仅不土,还潮得让人害怕!”

“赌”对了

本届双年展,哪件作品最火?答案无疑是“跳舞的维纳斯”。走进山东美术馆二楼的B2展厅,迎面而来的第一件作品便是它。这是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最火的作品《神话》的一部分。人们熟知的断臂维纳斯本是唯美的、高雅的,但在这个作品中,爱神却凭空生出了机械臂,随性扭动身体,在叛逆、变异的过程中,赚足了观众的眼球。《神话》系列作品共30余件,均借LED屏呈现,给人以强烈的科技感、未来感。很多人观后不禁大呼,“布展如此作品,省美术馆真的‘杀疯了’。”

这并非《神话》的首展。杨晓刚告诉记者,他为筹备本届双年展到外地取经时,就对这组作品“一见钟情”。“动态的影像让人思考‘后人类时代’,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这不正符合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共生世界’的主题吗?我一定要把《神话》请来。”

设置这组展品,杨晓刚也算“力排众议”。他看中的是《神话》的科技性、前瞻性。但这样一件过于先锋的作品,能否赢得主流艺术家和理论家的认可?他的心里始终充满疑虑。最终,杨晓刚决定“赌一把”。在他看来,这样的创作富于活力和时代气息,能衍生出对科技、艺术的多重思考,饱含文化创意。更重要的是,如此强烈的反差和视觉冲击力,一定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尤其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观众的认可,不会是一件好的作品。”他说。顶着诸多质疑的声音,《神话》最终亮相展览。

眼下《神话》的火爆,恰说明杨晓刚“赌”对了。大批观众为机械臂维纳斯而来,甚至二刷、三刷。不少网友在现场拍摄视频后,选配近期的流行音乐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创作”,让神坛上的维纳斯“蹦迪”,单篇抖音点赞量甚至高达30万,还登上了短视频平台热搜榜榜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面对艺术精品,难道不该放下手机,仔细欣赏,细品艺术内涵?杨晓刚认为,欣赏美的方式本就多元。“艺术的魅力就是要在传播过程中放大。”一件作品要获得强大的表达力,需要通过观众裂变式的分享,传播出去的快乐又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如今,作品广受好评,杨晓刚悬着的心也踏实了很多。他自认是一名美展“新兵”。在艺术界几十年的工作中,策展于他而言,尚属业务新领域。在山东美术馆履职馆长不到一年,就参与了重大活动的策展,他坦言“压力山大”。令人欣慰的是,在团队共同努力下,这届双年展展示形式更严谨,展品更加丰富多元。“一个成熟的城市双年展,需要四至五届的经验累积才能达到完美状态,济南国际双年展来到第二届,正在为未来积累宝贵经验。”

内容设置饱含巧思,是这一届双年展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此次活动中,装置影像类作品较首届展览增加了三分之一。影像和高科技作品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观众快速融入与作品的互动中,极大提高了沉浸式体验感。以《神话》为例,各种形象之所以能直击人心,离不开策展团队的设计,三十件艺术装置按照色谱排成一列,一字展开,配合纯黑背景,先锋艺术的氛围感扑面而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更是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利用光学原理设计的《教室》、王刚运用影像投射技术设计的大地艺术作品《凝望星空》,均是好评如潮。杨晓刚表示,“艺术离不开科技。当代艺术家可能不仅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物理学家、社会学家或者化学家。科技与艺术经过有机结合完美展现,不论多么炫酷的科技,摆在美术馆里,就一定要回归到艺术的本质上来。”

实现双向奔赴

四年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深入灵魂的文化名片。通过一个互动性强、传播力广的艺术展,让市民对艺术和文化产生更深的理解,让传统和艺术得到更好的融合,举办双年展的初心未曾改变。

这届双年展的几个关键词是“开放、延展、青春、拥抱”。在杨晓刚看来,“拥抱”是点睛之笔。“艺术应该拥抱观众,而非机械地迎合;布展者在其中的角色,就是艺术和观众之间的破冰者,促进双方双向奔赴、彼此圆满。”

双年展的定义是先锋与实验,意识超前的展陈作品中,并非每一件都能被观众理解。对此,杨晓刚有自己的一番思考:“我们考量观众认可度的同时,并不钻牛角尖,能成为‘网红’的作品,并不一定是最学术的。”他解释说,双年展是开放的,无须强求每件作品都被观众看懂。人们能够理解其中一件,美术馆的旅程便不虚此行。艺术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每个人的体会都不尽相同。

济南国际双年展和山东美术馆能成为“网红”,也是因为赢得了广大青年的“爱美之心”。在日均一万人次的客流量中,年轻人占比达70%以上,大多是来“快乐打卡”,为此有人特意装扮,甚至穿上色彩风格相配的衣服,在诸多作品前驻足自拍。一时间,山东美术馆甚至成了高颜值青年的聚集地,打破了美术馆“曲高和寡”的固有形象,展现了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艺术氛围。高冷、当代的先锋艺术,在这里接了地气,有了烟火气。

“互动、网络传播都太重要了。”杨晓刚说,“美术馆作为公共性艺术文化场馆,展示的艺术更需要强大的传播性,与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非孤芳自赏。”人们各种各样的打卡,无形中就完成了对作品的赏析。各种再创作的视频作品,其实是一次次富有个人色彩的解读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网络延展了作品的意义,甚至作者自己也未曾发觉。这种发酵是奇妙的。”

济南国际双年展转变了人们对公共美术馆的固有认知,也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未来,我们希望能把这个名片越擦越亮。双年展可以从传统展览的形式出发,延伸出无限种艺术展示的可能性。”杨晓刚说。

双年展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是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也是济南国际双年展一直希冀达成的目标。在最初的规划中,策展团队希望让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公共社区,也和旅游业、商业深度融合,借着春天的气息,在春光明媚处展陈艺术品,让更多市民感受到双年展带来的快乐。杨晓刚遗憾的是,这样的设想在本届活动中未能全部付诸实践。但是,“展城融合”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双年展一共打造了九大平行展,与高校和私人美术馆合作,遍布济南城各处,目前正陆续开展。

双年展只能以城市命名,坐落在济南的展览由此得名“济南国际双年展”。但在杨晓刚看来,双年展的概念不该局限于这座城市,而应借助齐鲁文化的内核,实现全省范围的辐射。“希望以本届双年展为起点,在全省实现文旅和文创的融合发展。从社区到景区,乃至商区,为优秀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更多观众获得全新的艺术理解。”杨晓刚说。

追寻“大创作”

由展览聊到自己的美术创作历程,杨晓刚同样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走上美术创作这条道路,源于从小的热爱。他自幼跟随祖父母在济南长大,艺术之路也在这里起步。“孩子们都很爱玩,上学之前天天上街到处跑,为了不让我疯玩,奶奶要求我每天出门前画三张画。”他说,“‘一遍生,两遍熟,三遍当师傅’,这是我奶奶给我从小定的规矩。”

无心插柳柳成荫,每天这三张画,让他找到了画画的乐趣,逐渐喜欢上了美术,并不断为之求索。“小学到少年宫学习,中学跟着老师学,虽然现在年龄不算大,但是在学习美术这件事上也用了四十多年。”杨晓刚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济南的美术资源远不如现在丰富,很多画册和展览都接触不到,条件不便的情况下,求学路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杨晓刚不觉得辛苦,因为从小痴迷,学画自然甘之如饴。

凭借坚持和热爱,1992年,杨晓刚考入南开大学中国画专业。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求学,除了绘画技艺上的精进,他感受更多的是美学和文学上的滋养。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良师益友。杨晓刚感叹道:“范曾先生、杜滋龄先生、陈玉圃先生,以及访学期间遇到的冯远先生……他们的指点和帮助,让我获益终生。不只过硬的专业精神,他们身上的气质和品格也深刻影响了我。”杨晓刚回忆,在这几位先生身上,他学到最重要的是宽容、大度、修炼自身、提升学识和修养。“先生们上课时,不仅具体地教每一笔的技法,而且讲授一种大概念,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精神,需要你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练习,才能有所体会。”

大学期间,杨晓刚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创作方向。1996年,他随队去四川凉山采风,彝族同胞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和鲜艳新奇的民族服饰都让他深受触动。毕业回到济南后,他将感受到的这种少数民族风貌描绘出来,形成了作品《我的视角》。1997年,《我的视角》入选全国首届水墨人物画展。有了第一次入选的肯定,杨晓刚更加努力投入,他先后多次前往福建、云南、西藏等地采风,积累了大量素材,在表现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上不断精进,佳作频出。2004年,作品《侗寨清音》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9年,作品《惠风和畅》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但他没有止步于此。经过文化的沉淀,关于少数民族的感受已经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绪。这时,他读到了《南渡北归》这本书。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陈寅恪、闻一多等知识分子展现的刚毅坚卓和文人风骨深深打动了他。于是他决定通过画作抒发对几位先生的敬佩和仰慕之情,创作了同名作品《南渡北归》,描绘抗战期间组建或任教于西南联大的十位著名学者形象。画作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同时也标志着杨晓刚创作理念的一次转型——不只呈现丰富的画面色彩,更深入挖掘人文色彩。这幅画也给后来的鸿篇巨制《民国大先生》奠定了基础。

关于《民国大先生》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次,杨晓刚带儿子参观冯远先生的展览,“十二岁的孩子看完后跟我说,冯爷爷真是大画家,冯爷爷的画都是大创作,又富有哲理性。爸爸要努力呀!”杨晓刚回忆说,“这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主题上能够更宏大,更深一度。”此后不久,杨晓刚就着手创作《民国大先生》,描绘民国时期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三十位文化巨擘。为了还原历史人物形象,他阅读了大量典籍,从各种文献和影像资料中还原出先生们的外貌特征,并为此多次向文史专家、美术专家请教。

除了具象的外在特征,还需要表现时代背景和先生们的精神品格。“在国家民族风雨飘摇之际,先生们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四处奔波呐喊。色彩和感觉整体应该是压抑的。”杨晓刚说,自己尽可能把周围环境画成一种混沌的感觉,抽象地渲染一种沉浸感、压迫感。包括各位先生的衣着服饰、姿势位置都反复进行了调整,尽力贴合他们的个性。《民国大先生》的创作历时一年,画中三十位先生或坐或站,或喜或怒,精神风骨,跃然纸上。

从“独乐”到“众乐”

哪件作品最令自己满意?“每一次创作,过程都不太一样,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亮点。这个过程就像上台阶,到了瓶颈期怎么都画不下去,出现一个持平的阶段,然后摸索着再上一个台阶。”杨晓刚说,“每个时期拿出来参加展览的作品,都是我认为这个时期最好的。现在回头再画以前的作品,不可能有那个状态了。”在他看来,画家需要在继承中追求变化,不断反思自己,使自己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主题不变时,我会争取从技法上变化。比如以前画藏族题材时,用纯水墨,现在会用更强烈的色彩来彰显作品的表达力,呈现版画或油画的效果。”

作为一名画家,艺术创作对杨晓刚来说无疑是一种欢愉。每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对着画墙搞创作,过程是艰苦的、寂寞的,但也是快乐的、兴奋的。杨晓刚说:“以前每次画完作品后,总会约三五个知己出去好好喝顿小酒,放松一下自己,可见绘画是一种‘独乐乐’的享受。”

怎么看待“外行”观众对画作的评价?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晓刚认为,艺术家其实并不介意“不像”“不好看”之类的评价。“艺术是感性的,太过在意这些,创作就没法进行了。”“像”与“不像”不应该成为艺术家的束缚,更不应因此影响创作热情。在他看来,每件作品都是作者自我的艺术化表达,创作者要追求最好的表达状态,就不能拘泥于形式,需要用抽象的形式抒发一些情绪,这就不适合用“像”与“不像”来评判。“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创作者应当在作品中注入自身的艺术感受和艺术修养。”他说。

他还在思考美展的更多可能,如何策划出更多精品展览,让艺术赢得更广泛的认可,这样的探索,杨晓刚总结为从“独乐”走向“众乐”。山东省政协委员这个身份给杨晓刚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希望透过文化的视角,给济南乃至山东省提出更多文化方面的建议,这是艺术之外的另一种快乐。”

展览变多了,观众该如何观看、怎么能看出门道?杨晓刚认为,观展是对艺术气息的感受,不求读懂全部作品,哪怕只读懂画展中一件作品,就算有收获。“后续我们还会有一系列的展览,也希望大家能常来感受艺术气息,哪怕来喝杯咖啡都行。常来,常感受,或许就会读懂更多作品。”

2023年是山东美术馆新馆开馆十周年,杨晓刚和全馆同仁也在积极筹备相关主题展,对美术馆这十年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品牌活动“青未了”“艺彩新锋”……一众精品展览也将如期举行。“希望通过这些展览,实现山东美术馆高质量跃升,为山东乃至全国的艺术爱好者带来享不尽的艺术盛宴。”(来源:大众日报  田可新 王臻儒)  

画家简介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山东艺术“潮”出想象

杨晓刚,1972年生于山东济南。山东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常委、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齐鲁英才、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中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