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
1956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出版有《中国当代油画精品集——闫平》、《名家名品—闫平》等。
画外随想
文丨闫平
绘画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它要求人全身心的投入,无怨无悔,艺术确实不是技巧,但要通过被称为技巧的东西来表达。我一直痴迷于美术大师的画面,模仿着去接近他们,读他们的画,看他们的传记,窥视他们的内心,揣摩他们的造型、构图、色彩、用笔,研究大师们的神来之笔是怎样得来的,是怎样从生活变成画面的。虽然我从不对一种艺术形式或画家顶礼膜拜。最近十年间我去了美国、俄罗斯、欧洲,从卢佛宫或蓬皮杜中心出来,在与那些大艺术家们交谈之后,我希望我赶快从美术史中出来,用同大师们交谈后得到的思绪去于自然接触,来唤醒我自由的本能和艺术的激情。
青春期
布面油画140X120cm 2019年
抒情对于女人来说诗一个美丽的陷井,专门诱惑女人,在我的作品里经常有用厚颜色堆积起来的喃喃自语,喋喋不休,它需要有和它对应的东西,就是那种克制,很多人给我提出关于理性的问题,显而易见的理性我不喜欢,理性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生命中因为有了理性的参与,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使很多杂乱无章的事情变得井然有序。在艺术创作中我以极大的热情呼唤感性,也暗恋着理性。
惊蛰
丙烯180X200cm 2019年
我画中的色调是主观的,这同生活和心情有关,最初给我强烈印象的色彩是大红,这要追溯到我三岁多的时候,那时父母都革命去了,我被送到单位托儿所,是长托,大年三十,天色如晦,灯光如豆的傍晚,保育员冲我举起一件人造棉的小红袄,和所有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我经历了文革。看到了太多的红色,红色蕴含着太多的现实生活,与国家和个人的幸福,与灾难息息相关,虽然对过去的记忆已不再象红色本身那样清晰了,但红色始终让我有着挥之不去的沉重。
时光
布面油画140X120cm 2019年
但我这个中国女人又对红色系抱有期望,比如粉红即使枯萎的状态也有一种迷人的美感,我很喜欢粉色系,每当生活中碰到困难,甚至磨难,只要看到一组粉色,就会让我留恋和热爱这个世界,它使我联想到婴儿的皮肤,想到让全世界的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爱情,它甚至弥补了我实际生活中真正的缺少的关于浪漫的章节。在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与粉色系有联系的画。
热带的暖风
布面油画120X100cm 2019年
但我画中的色系是客观的,这种客观不是刻意的模仿自然,而是能够在复杂之中加进自己的情绪,画出紧凑而简洁的东西,这个阶段我会在画面里持续多层,(许多中国人在墨分五色的黑白世界里游刃有余,而在色彩的世界中,却显得贫乏没有思路,甚至从未被启发过)反复寻找着那种期待着的不一般的色系,这种期待不是所谓的主观,而是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寻找主题,用绘画的手法变成平面上的用笔用色的那种转变过程。
走江湖
布面油画180X200cm 2019年
再说一下我的绘画题材“母与子”,感谢上天让我是一个母亲,自从有了孩子,生活中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看见孩子的黑眼睛,我就知道自己只能选择坚强,选择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绘画表达的是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它带着我的孤独和梦想,带着许多琐碎的爱恋与牵挂,以母与子的画面呈现,现在虽然孩子已经大些了,可作为母亲的冲动却不断涌出,所以“母与子”我会继续画下去的……
你是人间四月天
布面油画200X180cm 2019年
我的生活很简单,没有想象中的风花雪月和浪漫情事,那些年少时对生活的憧憬在文革岁月里被现实残酷地撕碎了……。幸运的是,绘画成了我一生的知己,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向它倾诉,可以找回我失去的信心。画室里工作的时间是个人的天地,只有那个时候,画里画外的我是一体的,我拥有充分的自由和放松,可以让自己的心放纵,不用顾及其他。绘画是一件既让我着迷又让人筋疲力尽的事,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句歌词到一切可以引起视觉冲动和想象的话语和图像都会多多少少地冲击着我的神经。很多时候那些转瞬即逝的感觉需要寻找,因此我特别喜欢给自己当模特,想象中的样子先通过身体的预演得到一番感受,再把这种感受用画笔和颜色书写记录。即使是只言片语也容易让我感动,使我本能地把它和绘画联系在一起,在我的脑海里会浮现一种模糊的样子,于是我就有了创作的冲动,我努力地把这些模糊的感觉变得清晰起来,这个过程往往让我亢奋又筋疲力尽。
闪烁如歌
布面油画200X180cmX2 2019年
每一幅画都是琐碎生活的影子,是我的日记。日记里写着我的秘密,我用自己的色彩符号方式叙述着我的快乐和悲伤。春去秋来、聚散离合以及生活中许多细小的变化都让我感怀,我害怕岁月的流失害怕老去的孤单寂寞。每一个落日黄昏,看着屋内弥漫着柔和的光,那暖暖的气息使紧张疲惫的心松弛了,让我品味到了生命的价值,我感到了一种活着的感动……。
三亚04
布面油画80X60cm 2019年
对于我来说,画布和颜色是我最忠实的伙伴,色彩世界里无穷的可探索性给了我自由发言的可能。我喜欢粉色尤其是粉红色,因为我认为粉红色最吻合女人的心理,能够带给我更多的幻想。在我的作品里不断地出现各种粉色系列,它们所要展现的不只是色彩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绪的浮动。当然,绘画是一件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同时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在考虑如何把各种感受转化成绘画语言时需要不断地尝试和理性地分析。每一笔一画都要最后落实到具体的形与色,许多看起来很随意的点划都是精心安排和经过多次的修改完成的,这是个反反复复推敲的过程,点、线、面的安排,画面的节奏,用笔和空间的处理等,都离不开经验和感觉。我们不可能抛开造型和色彩谈架上绘画,构成画面的每一个因素都值得认真研究。而研究色彩关系和造型变化也是我多年来从事的工作,此外,表达真实的自我一直是我努力传达的信息。
马戏班训猴人
布面油画80X65cm 2019年
形与色构成了画面,对形与色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风格。注意它们之间的对比变化可以得到无穷的乐趣,我不愿拘泥于细节的表现方式,更多时候是考虑形与色在画面上的布局构成的美感。在我的画中,灵动的线就是画面的表情,它如游丝般飘动,时而轻描淡写如暖风吹过,时而浓墨重彩惊心触目。交织于画面的线条和色彩细细地讲述了故事里的悲欢离合。生活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瞬间,我都想用绘画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我尽量避开那些令人紧张和压抑的题材,我更愿意我的作品对人的心灵能够起到抚慰的作用。画《母与子》系列是源于身为母亲的切身感受,画《小戏班子》系列也是来自于过去农村生活的印象,还有不少的静物画里留下的都是琐碎生活的痕迹。这些都是客观的题材,我选择最能体现自己生活状态的题材作画是由于表现这样真实的自我更容易些。我关注一切可以与图像联系的生活局部,寻找感性的、可以不断扩展的题材,追求画面简约的效果。在色彩的表现上,马蒂斯和毕加索的艺术给了我很多启发,就如马蒂斯在他的一篇笔记中写道:“我选择色彩并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我依据的是观察、感受和亲身的经验。…,我仅仅是试图摆上能表达我的感受的色彩。有一种起推动作用的色调的比例关系存在着,它会引导我去改变人物的形、或变化作品的构图。我尽力去寻找这种比例关系,一直不断地工作下去,直到我在构图的所有部分中获得它为止。”同时,在对大师们的作品细心揣摩之后,我对色彩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我的作品中,表达空间的观念时依靠的是色彩而不是光与影。体现光线的感觉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排列来实现,而不仅仅是描绘物体。透过这些绘画技巧的因素,我想画面最后呈现出来的是由于视觉的碰撞而带来心灵的愉悦,那才是我最想达到的效果,我把对生命的理解和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做了注解。
起飞
布面油画180X200cm 2018年
因为现实生活的具体和琐碎更加反衬出艺术的超“现实”,我希望把现实中的美再现。
和绝大多数的女人一样,我渴望生活中的不平凡,想要与众不同但都难以免俗。和大多数的画家一样,不愿过多地重复自己,让每一件新的作品保持鲜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用心去画吧,在画里我可以把现实生活里的诸多念想尽情抒写。我清楚艺术的道路永无止境,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你的兰花指
布面油画50X40cm 2017年
秋风起
布面油画180X200cm 2017年
蓝天和秋天
布面油画180X200cm 2017年
夏天的海
布面油画65X80cm 2017年
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表达
闫平绘画作品的潜在生命力,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文化气质。理性,是她对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和对油画语言的传承。具体到画面,则是对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说,她受到印象派之后西方视觉艺术革命对形式探索与结构重建的影响,透过客观表象,超越透视空间和生理结构,寻求主观情感的律动,建立一个独具风格的艺术秩序。
——吴为山
采摈榔
60x80cm 2018年
采摈榔
60x80cm 2018年
采摈榔
60x80cm 2018年
最引人注意的动感来自画面色彩对比关系
闫平作品中的各类形式元素都非常活跃,无论是笔触、线条、形状还是色彩和空间结构,都给人留下动荡跃动,呼之欲出的印象。
最引人注意的动感来自画面色彩对比关系。她的色彩分割大块集中,显得利落而自如,尤其是大对比的亮色与固有色色块,在闪耀中显示丰富的基底质料,给画面带来不确定的动势。闫平作品中的色彩不论倾向于视觉感受还是精神象征,都有一气呵成的整体性。
随着中国文化中的民族主义觉醒,更多的艺术家从传统和已有的民间艺术中寻找启示,闫平也从自己最为敏感的色彩入手,探索更为个性的色彩表达方式。她将中国民间艺术用色程式注重象征性趣味与西方现代艺术注重视觉构成趣味结合,并突出现代审美意识。通过色彩让观者感到现代文化的缤纷与强烈。她善于强调色彩饱和度,让具有象征意义的固有色显示某种性格特征。
——徐虹
采摈榔
60x80cm 2018年
采摈榔
50x60cm 2018年
采摈榔
50x60cm 2018年
采摈榔
50x60cm 2018年
油画写意性的探索
她画面那些俊俏的色彩总是在冷暖色相的变奏或比对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调性关系,而她的创造也总是体现在她对于现实色彩的奇异与浪漫的超越上,从而形成梦幻般的色相与色调的惊艳之旅。
闫平对于油画写意性的探索是在充分发挥油画造型与色彩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语言转换,是对欧洲后印象派诸家凸显形色的主观性表现的中国诗性文化的再度创造。她画作中的线条既果断刚健也柔韧富有弹性,她画面上的色彩既变化微妙也富于书写的表现性,尤其是如何以虚写实、如何以黑统领其它多变的色块等,都体现了她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深刻感悟。
——吴为山
男孩·女孩·小鱼儿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大明湖上太极人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趵突泉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山黛远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钟声袅袅
80x60cm布面油画2017
安静的秋日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绿烟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小雨天
50x60cm布面油画2017
芦苇一层层
54x64cm布面油画2017
《渴望行草》
2004年作73x54cm
百合
100 x 120cm 2016年
似水流年
2012年作200*160cm*2
丢弃桃花源
180x200cm 2013年
红花与少年
2016年作140*120cm
窗外的春天
2016年作50*30cm
亲爱的安德特
140x160cm 2015年
粉花开
160x140cm 2013年初秋年
花儿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160x140cm 2014年
蓝桌子黄柠檬
140x160cm 2012年
相亲相爱不孤单不孤单
2013年作160*200cm
孤独如昔
2012年作180*200cm
母与子3
2012年作140*160cm
母与子1
2010年作130*160cm
母豹子,你要勇敢
2012年作180*200cm
冬去春来
2011年作170*190cm
心有飞鸟(三)
2015年作180*160cm
九号院
2016年作50*60cm
三岔口
2015年作180*200cm
都有一颗勇敢的心
2014年作180*200cm
少年江湖走四方
2015年作140*160cm
心有飞鸟(三)
2015年作180*1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