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民
号张大石头,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阳信县,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浙美)山水画高研班。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
在山水间构建精神家园
——访山东画坛领军人张志民
一个炎热的暑天,笔者走进了张志民先生的画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笔墨酣畅、意境悠远、震撼着每位来者的山水画。画作苍茫厚重、气象恢弘,看似漫不经心、信手而就,实则妙得其神、形神俱佳,让来者不禁停步驻足,细细品味。
作为山东画坛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张志民——“张大石头”的画作,心怀壮阔山河,深得传统精髓,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
子在川上曰纸本指墨100cm×258cm 2017年
山水情缘
兼收并蓄,独具个性风格
张志民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小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艺术天赋。儿时这种非功利的、朴素的喜爱,既是一种原始欲望的表达,也是一种自然淳朴的天性。
张志民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滨州是一座东濒渤海、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但在张志民生活的阳信县,并没有迷人的海滨风景,而是一片广袤的盐碱地。盐碱地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呈现出苍茫悲壮的地理风貌。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更能拓展人的胸怀和气度。
自然水土对人的一生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张志民热爱家乡的土地,这里的空旷与博大塑造着他的性格。张志民自号“张大石头”,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对山水的喜爱,对石头的一种情结,也是对家乡平原少石的一个补充。“我就是盐碱地里长出来的一块大石头”,张志民幽默地说。他的风趣随和、诙谐睿智,使采访变得更像是朋友间的闲聊。
1974年,张志民高中毕业后成为知青。因为有着较好的美术功底,他经常画壁报栏,还多次调去县城宣传机构搞大型展览活动,这些经历无形中为他提供了不少画画的机会和条件。
1979年,张志民考入了山东艺术学院,得以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和知识。从中专到本科,他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正规训练。七年的学院派教育,为他打下了科学、严谨的基础。当时,专业分得并不细,人物、山水、花鸟、油画,什么都学。
1983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由于当时学校里教授山水画的几位老师年事已高,青黄不接,系里的领导就让他主攻山水画,并把山水画课程接下来。
1985年,张志民得到了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在浙美进修的这一年,在张志民的艺术生涯中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年。“那时候,陆俨少老先生已经年过古稀,有时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当时的浙美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大纲。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张志民对传统笔墨的程式和规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加尊重中国传统经典,树立了精品、经典意识。在孜孜不倦的学画途中、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张志民从生活的感性经验和古今名家作品中汲取营养,摸索出具有自身个性的笔墨样式。
列子御风纸本指墨100cm×300cm 2018年
笔墨精神
绘画像工人凿石、农民种地一样朴实
解读张志民的画作有时真的需要能力和勇气。在鉴赏的过程中,要有极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否则可能不仅看不懂,还会被其画面所不断散发出的、具有鲜明北方地域特征的浩瀚、威严所震撼、所迷惑,直至“云深不知处”。当然,如果当你真正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诸多深厚隽永、颇具思想容量的生命意蕴,可谓“云深亦知处”。
在张志民的作品中,不只是表现自然界的青山、翠谷、江水、小溪、飞瀑、云烟,也不只是让人感觉布局的巧妙、物象开合的大气磅礴,最重要的是那画中深邃的意境、脱俗的神韵和娴熟的笔墨带有丝丝“古意”。他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勾一染、一皴一点,都是那么洒脱、浑厚与苍辣。他的作品表达着对自然美的一种发现、一种独特理解和体验,体现画家的艺术理解与美学追求。令观者情不自禁地试图从他那在传统与现代相衔接的山水画卷中,读出他对自然博大、浑厚、静穆的永恒之境的执着追求。
著名画家周韶华曾点评张志民的画作:“他的‘造型风格’山水画的神采,皆生于用笔,成于用墨……张志民的用墨,五色交替,玲珑剔透,不板、不结、不滞,满纸重重景象,生之在宇宙大气中。”
张志民的作品,笔墨浓郁酣畅又苍健雄奇,画面气魄宏大而不失绵密,有一种从容不迫外弛内张的视觉冲击力。多变的意象形态,奇诡的章法形式,放达的笔墨语言,不但将传统与创新融会贯通,还展现着他独有的美。
随着不同阶段创作主题和构思的转变,张志民的画法也在与时俱进。他的笔墨不完全是传统温润文雅的线条,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强盛、强悍的一面。笔墨的生辣与现代意旨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就像工人凿石、农民种地一样,是一种很实际的感觉,就像老百姓最朴实的劳动方式。
“古人所追求的闲云野鹤、归隐山林,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他们对社会不满,或者仕途不顺,改变自然的能力又不够,就倾向于认同道家思想。他们气节清高,不趋炎附势,就以艺术的形式构筑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形式。”谈及画风,张志民侃侃而谈,并坦言,他会追求个人风格,但是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刻意地避开一些程式化的语言,随意性和自由性体现得多一些。艺术创造上以个性为主,但是也应该考虑社会性,不能与人类和平和世界大的格局相悖,盲目地张扬个性。
北山大戏190cm×130cm 2012年
张志民说,我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天地之德,追求自然之美,养浩然之正气。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摆脱不了时代的印迹和世事的扰恼,毕竟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代的艺术家,可以追求出世的境界,但是应该有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做入世的事业。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把社会建设好,那么到处都是桃花源,那才是大爱。如果只是找到一个小的桃花源,那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文人的境界。
谈到对绘画技巧的理解,张志民认为,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个人思想和意念,精神境界和创作意念的转变也会引导技巧的改变。而个性是自然情绪的流露,“我现在更喜欢原始人的岩画,儿童画,喜欢那种真诚和真性情的表达,这是成熟的艺术家应该好好学的。”
他举例说,比如张三丰练就的太极,就是忘掉以前的“武功”而领会的。如果没有以前的基础,就没有忘记这一说,但是如果没有忘,就不会有创新。这就是技和道的关系。
出世与入世,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张志民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但他也认同道家文化对山水画家有益的观点,因为道家文化一直在探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山水画家在创作和提高学术方面,无论是技法还是个性,都应从道家思想中寻求灵感。“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能做的就是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将绘画慢慢从传统文人情怀向现代思想的心境转换,使人们从作品当中读到生命的轮回,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深层认识和探索。”
抗倭英雄传纸本指墨100cm×258cm 2017年
责任使命
保护自然,为祖国山河呐喊
谈起画家与社会的关系,张志民说:“当今时代,更需要画家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
张志民在山东艺术学院担任了16年的院长,这期间由于学校事务繁杂,他画画的时间明显减少。后来,学校搬进了新校区,他每次去学校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每天要跑好几趟,他总有一种没有时间画画的迫切感。在这种情况下,在车上他总会不自觉地观看周围的山。“济南周边的山,都已经被破坏了,如果继续开采,这些山头就没有了。我当时就想,我应该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
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可染曾提出“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主张。在张志民看来,几十年过去了,对当代艺术家来说,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传统,还要担负起新的责任。“我总结当今时代的这个责任就是:不但要为山河立传,还要为祖国的山河呐喊。”他痛心地指出,山河的破坏是经济发展中的隐痛,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我们应该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强烈意识,不能盲目开发,更不能破坏性地开发。
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张志民的画风几经转变。尤其是“北山系列”,让很多人吃惊不已。“张老师,您的画风怎么变了?是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不少学生问他。张志民回答:“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我是思想在前,技法在后。”他认为,不能把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搬到当代画面上来。用石涛等人的画法来画《北山后洼的轰响声》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语言。
也正因为如此,张志民总是强调一个“生”字。这个“生”字有几层意思:一是写生的“生”。山水画的创作要有写生的意识,写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梵高、塞尚等大师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写生;二是生疏的“生”,即让画面出现一些生疏感,“画到生时是熟时”,是技法上的体现;三是生命的“生”、活生生的“生”,要让人感觉到生机,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
家园186cmx101cm 2010年
2009年,十一届全国美展上出现了一幅《承包北山》,“北山”之名,自此而出。苍茫群山中,隐约出现一台正在轰鸣的挖掘机。书院、古城、推土机、运土车、破碎的山河、苍茫的人生……
北山突兀的意象,实则凸显环保主题。原来,张志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猴子、大象冲进村庄抢夺食物,在和人类的争夺过程中,胜负没有悬念。在《北山后洼的轰鸣声》等作品中,张志民在题款中写道:机器的轰鸣意味着人类又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地,然而动物却再次失去了家园。有人说张志民的“北山系列”“记录了人类的犯罪现场,取得证据”。
所谓“北山”,张志民的解释道:“因为我本身就是北方人,在北方长大。说大了,自己所站的位置北望,满眼尽是北山;说小了,那就是家乡的山。”北山就像一个符号,很有象征意义。“后洼”就是农村村庄里的水洼,滨州市有很多村庄的名字叫某某洼。
“北山后洼”指的就是我们的家园,也由此引申出了作品《家园》系列。张志民创作的关于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渴望自由家园的作品一直未曾间断,希望通过表现人与自然关系,让那些盲目开发的人能够警醒。
以“北山”为背景,张志民成为齐鲁山水画坛新时代变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以“家园”为理想,他以艺术家的责任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长城。北山后洼,和山水画历史上的北派结合起来,并拓展了北派的外延,成为艺术史和文化史新的符号。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为祖国山河立传”还是“为自然环境呐喊”,都是张志民对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考量,在直面对与错的思辨中,也在反思人类存在的价值与本意到底是什么。
北山后洼的轰鸣声之二186cmx101cm 2010年
教学育人
告诫学子戒掉浮躁和无序
张志民的画作受到了齐鲁文化的滋养。“山东人都有一种劲儿,那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张志民说,“山东的画家都是这样,一定要体现文化精神,体现文人的气节。”
纵观张志民的画作,可以发现,他以原创性的笔墨语言呈现出极具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北方山水,形成标志性鲜明、特征性极强的个性化语言符号。丘壑无言,蓄势待发,传递出北方山水画的新概念。
欧阳修曾经咏道:“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中国画以“笔墨”为本体语言,是极高雅又极通俗,极富人性的平淡天真,笔墨表现出的气韵生动,重品格,重人格,重气格,画里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人们迈入具有无穷魅力的殿堂。
正如张志民所说,“绘画有用手画者,有用笔画者,有用心画者,用心画者乃真画也。心画者,需要的是天才,胆略和修养,是平庸画家终生所不及也。”人生的经历,艺术的修养都要形成于笔墨,做到“藏万象于胸臆,出机杼于腕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画作以形显神,形神兼备。
张志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多年来,张志民培养了无数学子。
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张志民一直在践行着“生活·课堂·社会”这样一种画家培养与修行的理念。“生活”就是艺术家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艺术创作从生活中来;“课堂”就是要尊重艺术的科学训练,通过刻苦努力、研究经典,掌握和培养自我创作的能力;“社会”是指艺术家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自觉投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完成自我的修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或缺!”张志民认真地说。
艺术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需要投入生命和激情。在艺术品市场如火如荼的当下,张志民告诫他的学生们,绘画一定要戒掉浮躁和无序,认真地创作,不苟同,不跟风,更不能迷茫。
回望故土系列纸本指墨100cm×178cm 2018年
张志民经常带着学生去名山大川采风写生,有的山川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便是暴风骤雨,飞沙走石。张志民说,置身于这样千丘万壑之中,更会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也融入其中,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每一次前往都是一次内心的净化。而这个过程对体能也是极大的考验,长时间坐着写生,血液循环不畅,会令绘画者小腿麻木甚至脚也浮肿,连穿鞋子都有些困难。尽管如此,张志民和学生们每次回来都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张志民时常带着学生们纵情笔墨,物我两忘,思考丘壑与笔墨更为具体的关系。以神取形,以神化形,追求神韵与气韵,来达到融会丘壑,天人合一。对于张志民来说,绘画已不是画自然对象本身,而是将他自身的学养、心境、精神气格和人格理想注入其中。这些看不见的精神情性和“象外之意”,赋予他的作品一种苍茫豪放的气势,让人感受到来自自然永恒的生命力。
张志民的学生不止是科班出身的,其他行业的也有,企业家、从政的、习武的,都是因为爱好画画,对艺术有追求,来跟他学习。“有的学生真的很有天赋,很聪明的,画出来的作品一点不输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有的学生,用画家的思维方法,如跳跃性的、创新思维来经营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起自己的学生,张志民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在培养学生上,我一直很认同鬼谷子、墨子的理念。我认为一个画家成长,不能约束人性,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真诚、个性的天性,培养实战能力。”
谈到艺术教育的问题,张志民坦陈他的观点:“艺术至上,只有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他认同钱学森对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启蒙,也注重艺术修养的建立。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张志民认为,教育应该先艺术后科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艺术是先于科学存在的,音乐、绘画、舞蹈这些艺术虽富有创造性,但“最早的艺术也是崇尚自然。我一直不认同‘艺术的传承一说’,艺术应学习、借鉴前人,但艺术更重要的就是创造,艺术就应该取长补长”。
回望故土系列纸本指墨100cm×178cm 2018年
探索创新
在坚守传统精神中不断前行
中国画讲求的是笔墨精神,靠的是手上的功夫。离开了笔墨的表达,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画了。中国水墨山水画延续千年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形成民族独特的笔墨表现形态,呈现出中国的文化精神、思想意识、感情心境,更需要山水画家们在借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适合表现现代人情感和审美的新的笔墨语言,实现笔墨语言和画家个人修养的融汇统一。
在张志民的画作中深刻体现出古人“境能夺人,笔能夺境”的意境。张志民笔墨的挥洒自如,山水画成就可谓不凡。但他又不是一位墨守成规者,新的创作技法所带来不一样的创作体验和审美感受,又促使他不断寻求突破和自我超越。
关于“指画”,最早的记载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张璪的“手摸绢素”,但如今张璪的指墨画无从考据,因此也只流传下来一段“毕宏问其所受,张璪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的佳话。从文献记载来看,指画约有1300年的历史,然而历史渊源如此之久的画法在之后千余年的绘画史中却鲜有成就。
直到清初画家高其佩大胆创造“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让指墨绘画绽放光芒,因此被誉为“指画开山祖”。近现代花鸟画巨匠潘天寿深受高其佩影响,在拟法高其佩的道路上探索变通,成为开拓、创新指画的一代大家。再至当代,中国水墨绘画百花齐放之际,指墨却仍旧以一种“不入流”的形式存在,研法此道者极少。但在山水绘画领域已经取得较高造诣的张志民近期对指墨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重拾指墨画的传统衣钵,体会指间墨迹的变化,并阐释指墨与心像之间的关联,将传统指墨艺术再次延伸和拓展。
回望故土系列纸本指墨100cm×178cm 2018年
张志民以新的笔墨语言的探索与追求,赋予中国传统笔墨以新的时代意义,使得中国画传统意义上的点、线、面与干、湿、浓、淡、泼墨、泼彩以及指墨等呈现盎然生机。这些作品发自他内心心灵的意象感受,作品更注重他的个人情感表达和个性风格的凸显,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指墨虽看似仅是一种作画技法,但如果完全将指墨框定在技法层面,那便禁锢了对指墨在功能上与意义上的认识。指墨虽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和呈现传统的笔法与墨法,通常会暴露出墨色变化单一、线条粗糙简陋、造型失误率高等“弊端”,但也恰恰是这些不可否认的“缺陷与不足”构筑成了指墨独有的语言特征。因此,想要画好指墨,就需要画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以形写神”的绘画观念,以全新的思想来定位画面中意境的营造与渲染。也就是说,由于剔除了笔的“表达特效”,为了保证对画中意象的“形神”塑造,始终保持在同一旋律或节奏中,就需要画家变换思维模式,调整并运用与指墨语言相互契合的造型语言。这一点,折射到绘画实践中最明显的实例即是指墨的语言可以更好地表现写意或大写意的绘画观念。
从这个角度来品读张志民的指墨作品,便可明白其用心之处。画作中的人物造型被主观高度提炼,以更加简练和抽象的线条来抓取人物特征,例如画作中表现的古代人物,他借助头饰与服饰来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头部的朝向,然后以重线勾勒身体轮廓与四肢走向,并利用木杖、马鞭、缰绳、钝剑等工具来加强表现人物的动作与姿态。以“三笔变两笔”的减笔技法来生动表达人物动态的结构性与趣味性,这一过程不仅将人物形态重新构造,而且也把神态与造型进行了完美结合。同样,对画面中出现的牛、马、犬、鸡等动物以及山石、林木、苔藓、杂草等景物的造型,都体现着他“舍弃固守、打开藩篱,用心造形、以形写神”的造型理念。
写意孔府180cm×97cm 2012年
笔墨的变通,使得画作中的意境感受更加丰富。意境是中国画突出表现性的关键要素,其画理在各种题材、各类画法中通用。因此,从张志民的指画作品来看,关于意境的营造与渲染在较大程度上取自他在山水画创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张志民的山水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的生命律动以及韵味无穷的诗意穿梭环绕在山林之间。他将营造山水意境的体会运用在指画作品中,使得看似简单的画面却拥有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受,也使得各物像之间的布局和联动关系相互独立又有所关照。无论是画中个体形象,还是整体气象均和谐统一、生动活泼。
张志民在指墨画中加入了具有可读性的故事情节。单从他山水作品中,观赏者即可感受到非常浓厚的文人画气息,飘逸自如、不拘一格的笔墨体现着张志民的胸中气象与文人情节。而在指画作品中则将其文人气质转化为带有讲诉感的故事情节,以此来表达一位文人画家对生活的嘲讽与人生的感悟。例如《世间无良马,伯乐与驴耍》中“伯乐”的无可奈何与玩世不恭,《良马年迈被人弃》中“老马”的悲惨命运与世态炎凉,《放马北山》中“牧人”的孤独与寂寞,《夕阳无限好,解甲被犬咬》中“老翁”的狼狈与无助,《蒲松龄与精灵》中“蒲松龄”面对“饿狼”的不屈不折与正义凛然,以及表现生活情趣的《其乐无穷》《钝剑》《鬼谷子携徒拜牛图》等。张志民创作的每幅指墨画都营造了一个场景,讲述了一个故事,应和了以指墨意趣抒写心像的艺术主旨与精神涵义。
张志民对中国水墨进行传承和探索,融入时代精神、哲学思想,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之美,感怀于心,物象、心迹与人文素养碰撞产生意象与心象,倾泻流淌,喷薄而出。他深入思考并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以创造性的笔墨语言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精神家园。(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