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红军长征精神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成钢
去年11月我跟随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党外委员视察团,就“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线路建设”的主题,赴江西、贵州考察长征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情况,沿线走访了长征途中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遗址遗迹、纪念设施,这些文物和红色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通过实地走访,重温红军长征历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是一次心灵洗礼之旅、凝聚共识之旅,这次考察让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作为雕塑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沿线展馆和重要场所的美术作品情况,经考察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种现象:
(一)各博物馆、纪念馆、广场等纪念要地,普遍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字史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再现与还原,雕塑与绘画作品众多。
(二)作品创作的年代有先后,品质参差不齐水准分布不均衡。这些作品中不乏精品力作,但是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为:1艺术语言单一,风格趋同,艺术性较差,2由于制作年代较早,雕塑作品的材料加工水平较为一般。
过去我们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艰苦的岁月》等,长征路上也有雕塑家叶毓山先生创作的《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红军遵义纪念碑》这样的佳作。艺术的价值在于通过写实性、传播性与艺术性再现历史,凝聚情感,传递精神,党中央一直强调要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标准,要做就要做精品,只有精品才能将艺术的功能最大化,只有精品才能被历史铭记代代相传,只有精品才能配得上红色文化的不朽精神。
基于专业角度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提出如下建议:
1、参考如: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5-2009)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2-2017)等专项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模式,成立“红军长征精神美术主题创作工程”。
2、项目可由中央党校、党史馆等单位作为指导顾问,多方联合发起,由高水平的专业学术组织、艺术院校或创作团体具体承办。
3、项目周期为5年,采用边创作边替换的方法,首先把一些水平较弱的作品进行替换,最终把沿线作品创作成为充分展现长征精神,代表当今时代风貌,可以名留史册的佳作。
在过去几个月全国人民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展示出了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的觉悟,以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紧密团结的精神;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就是长征精神的延续,长征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我相信通过专项、专业、专心的创作,会涌现一批展现长征精神,弘扬历史能量,无愧时代的美术精品,像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永久矗立,被后世敬仰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