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命的礼赞—红山文化艺术展
——喜迎厦门大学建校102周年系列展之一”
红山文化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从1908年开始,日本、法国、瑞典、中国的学者们相继来到赤峰地区调查、发掘。20世纪50年代初,尹达在编写《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时,将之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
五千年前,红山文化蔚然兴起——没有金属,也没有成系统的文字,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文明表达方式,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古玉文明。有人把史前的这段用玉行使着重要的神权职能的时期,称为“神玉时代”。
在红山文化遗留下来的文明精髓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灿若繁星的红山古玉,它已经进入了以模仿自然为前提,以精神表达为中心的玉雕新篇章,建立了沟通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它是红山先民最独特的精神纽带和艺术产品,也是人类艺术史乃至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本次陈设的展品皆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一书中精心挑选,共有120几件(组)展品,12种玉器类型,囊括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器物:C形玉雕龙、玉雕龙、玉神人、斜口筒形玉器、勾云形玉器等。
该展览从美学的层面梳理了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特征、审美特点、加工方式等整体面貌。当我们静心品读这些玉器之时,就不由得遥想5000年前的燕北辽西,那里的大地山河之间生存的人类,他们最关心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生命,是家族,是人类。人,作为一个物种,也作为一种有灵的存在,怎么才能逢凶化吉、无灾无厄地繁衍下去呢?我们已经听不到他们在频繁的祭祀活动中的祷告了,但是,他们却用当时已知的世界上最坚硬、最恒久、最灵性的玉石,用千琢万磨的韧性切磋,为后人留下了神圣的玉器。在所有这些玉器上,我们听到了红山先民对生命的礼赞。
在厦门大学建校102周年校庆之际,由华侨博物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本次展览,谨以此展览热烈庆祝厦门大学建校102周年,祝福百年厦门大学源远流长,永驻辉煌!
2023年3月18日上午,华侨博物院将给您带来“生命的礼赞—红山文化艺术展”和“分析讲座——红山文化有大美”,一起品读来自于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艺术盛宴。
范迪安先生题签,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郭大顺先生题签,红山文化考古第一人,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
展厅现场及展品
分享讲座
讲座大纲:
1、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地位
2、红山文化玉器的美学价值
3、红山文化玉器的审美方式
分享嘉宾
嘉宾简介:
方广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书画与雕塑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收藏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主要在高等院校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业余时间研究古代艺术品,近十几年来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主题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探寻红山文化玉器的文化及艺术价值,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刊物。
个人编著《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论文《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造型研究》发表于《美术研究》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