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3-12 10:47:02
听新闻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近日,“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包括启动仪式、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等多个环节。著名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等专家学者齐聚现场,聚焦济南国际双年展,从展览策划、主题阐发、内容传达、发展路径、宣传模式、文旅实践等众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输出了大量有关中国双年展发展的前瞻性观点、建设性论点。

研讨会结束后,我们对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针对相关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整理推出部分专家的发言及采访,以飨广大读者。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展览策展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在“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启动仪式的发言:

做一场双年展需要的资源非常多,我在做我策划的“艺术与科技”版块时,其实做得很艰苦。或许大家会注意到,是因为双年展中有一个名义上的重点——不叫美术双年展,叫作“济南国际双年展”。如果准确地来定义,这是“艺术双年展”。这个艺术概念中既不包括音乐、戏剧或者电影等艺术门类,那么这个艺术又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双年展的方式去表达?值得再加以说明。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已经不是“美术”,或者不仅仅是“美术”,这种变化从何而来?溯源而说,这个变化不是从中国开始的,但是中国必须要介入,不仅要介入而且要参与,不仅要参与而且争取实现突破、成为引领的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需要每一个人,特别是有责任的国家和文化从中其起引领作用。一个民族只有引领世界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超越发达国家,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创造性发展,其尖端体现就在艺术。这里所说的艺术不是作为造型、美术门类的艺术,而是艺术作为一种开拓理想、打破局限、向未来拓进的一种新的实验。

这种实验应该是在人类的各行各业中进行,尤其是科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正在逐步向前推进,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过程既有步骤和道路,也有问题和焦虑。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介入和推进。第一,要对我们有可能使用的技术、有可能认识的方法进行前沿性的突破。不能说事情有人做过、为市场会做了就行。当今国际形势对于国家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技核心技术发展水平限制,那么我们怎么去认知基础科学的概念?基础科学就是从根本上突破和创新。这个基础并不是采用别人做成了的基础,而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拓、重新建构、重新认识的更深更广的基础。但是基础科学的创造精神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靠什么才能把基础变得更加深入、更加广阔?归根结底要靠人,靠人的素质、态度和精神,这才是所谓的原创性的核心。艺术,尤其是在艺术就是专门以训练激发和鼓励人的原创性的一个专门的行业,这个行业比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业更加直接和全面地推动人的原创性的精神。而济南双年展,就是以展示这样的艺术为主要目的和重要内容的一个盛举。

回到艺术史中,在十九世纪末期,先发达的西方专门追求创造和革新,并由此产生了现代艺术,做现代艺术的人可以称之为先锋艺术家。我们在艺术上看到了梵高、毕加索、杜尚......后来又出现了行为艺术、观念艺术。世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间迅速发展,而当时中国还处在一种封锁和犹疑的状态,我们知道世界发生落后挨打,备受欺凌这件事情,中华民族因而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开始现代化,也随即出现了当代艺术(1979-2000年当时叫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是一个人,有一群人、一辈人都在做这个努力。

双年展是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为什么不叫全国美展,而叫画展呢?因为年代只是代号,双年展的重点在于主题策划和问题导向,策展团队要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规划,呈现有创造、反映现实问题、具有突破的艺术。因此,我们济南国际双年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美术展览。

每一次双年展都应当给这个世界增添一点新的东西,不管展览是在山东、在济南还是在哪个地域,我们必须要从中看到创造性和实验性。这个方法很容易和我们的新科技结合起来,但是但仅仅有对新的追求是不够的,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也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在一方面可以跟科学和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观念和形式,另一方面艺术是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体现。所以双年展除了对新进行探索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同时对所有发生的新的事物、新的形式、新的未来和新的价值观念具有批判性的意识。我们可不可以对这样的新事物对人民和社会的影响有所戒备、有所反思,有所反省,从而使得我们人类在技术高度发展的时刻,时刻不忘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本原,要保持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尊严,而不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技术中丧失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机器旁边的一坨赘肉。这种思考也是当代艺术需要完成的使命。因此,济南国际双年展“科技与艺术”版块不是一个有关新技术的展览、展示,它是一个对于新的可能性的反思、反省,甚至是一种批判。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记者:请您谈一谈对于“科技与艺术”版块的策展理念吧。

朱青生:首先在作品和艺术家的选择上,我有两个重点:第一,在新媒体上有突破性;第二,在技术、形式、体量上比较酷炫。当然,受到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有些理念和想法没能完全施展开,但是目前呈现出的状态是我们尽力去打造的结果,既有亮点,也很稳健。从理论方面来说展览版块强调了在地性,从观众的反响来看可以说比较成功。观众带着观看美术展的预期进入到展厅,然后通过新奇的体验发现它的不同。我觉得这个展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观众的参与性,连年纪小的孩子来看展览也都很开心。

山东是美术大省、美术强省,但是山东的当代艺术发展尚待突出。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推出为山东的当代艺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空间。

记者:您对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议?

朱青生:总的建议是希望山东把这个双年展看作为触发文旅产业,推动青年一代进行创意创业的机会。双年展绝不仅仅是“玩”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励观念的创新。应该通过专门的机制建设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技术性交换的,这样发展下去,双年展机制会从文化领域向外进行延伸和拓展,对山东省的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等等都起到鼓励、激励、促动的作用,从而带动就业和相关事业发展,对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也会起到更加有益的积极影响。

记者:看完本届双年展,您有什么样的感想?

朱青生:最大的感受是展览的温和,很符合山东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气质,一进展厅就能体会到,这一定是一场深受大众喜爱的优质展览。可能有部分观众此前不了解美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作为策展人之一,这次参与策展的重点就是想逐步改变观众对艺术的认知,做一些别人做得不多的事情,争取显示出实验、创新与突破的当代艺术特质。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来源:山东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策展人谈 | 朱青生:争取更进一步的实验、创新与突破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曾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2016-2021)。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