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 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1月7日在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同步启幕,是2023年初济南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艺术盛事,至今已逾2周,吸引了5万余人次到馆观展。两大展馆自开幕首日起,更迎来多位艺术家、专家、学者到访参观,欣赏品鉴展品的同时,与艺术界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春节临近之际,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驻会常务副主席张宜也到济南市美术馆一探究竟。一路畅览在此展出的“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两大板块,张宜赞叹:这些宏大的艺术作品令人感到视觉和心灵的震撼!震撼之余,他认为展览的目的和意义应该是更多地让我们去思考。
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驻会常务副主席 张宜
“为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
张宜首先谈到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与第一届的不同——科技为艺术赋能!
“为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张宜对本届双年展的点评,一语中的,“让古典的、经典的、传统的文化更加与时代相吻合。”他认为展览的举办恰逢其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
作品能起到什么作用,让人民在内心激发、激活对于艺术和科技有机融合的认知?——这是艺术界的宏观理念。在此意义上,双年展开展两周,便能吸引超过5万人次观众,作用已经充分体现。
济南正着力打造国际艺术城市。其中,文化和艺术的含金量占怎样的比值?科技、文化、艺术之间怎样高度的融合?
——本届双年展展现了很好的方向与前景。
《再黎明,再黄昏 》
新媒体艺术
刘佳玉
尺寸可变
《鹊华十二时》
孙美华、郑建鹏等
数字影像
16m*7m*4.5m
《转译天显》
朱剑辰
多通道影像
尺寸可变
《元·五岳》
金江波
数码影像
尺寸可变
《技术起源》
朱塞佩·洛·夏沃Giuseppe Lo Schiavo
短片
1分59秒
《飞越黄河》
新媒体互动装置
“艺术是思想,科技是手段。”
新科技的再诠释使艺术有了新的表现方式,新媒体的介入使艺术有了新的传播方式。身为著名画家,张宜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艺术会因此更普及,让更多大众有机会接触她、了解她、喜爱她。张宜认为单纯的、孤立的艺术不存在,艺术最终的功能和效能,还是为了和欣赏的观众之间进行有机的心灵碰撞和思想交流。因此,艺术运用上了科技的表现手段,会让百姓更容易、更明确地接受。“艺术是思想,科技是手段。”张宜说,“有机融合之后会让观者从科技的手段当中认知到艺术给他带来的灵魂和精神上的愉悦。”
大力举办的双年展,正体现了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在艺术普及、文化惠民方面的积极有为。
《盛装的比比阿瓦》
徐青峰
布面油画
80cmX60cm
《午后》
孙棋
水墨纸本
200cmX200cm
有情怀的艺术家,必将创作无愧时代的好作品
被问到济南国际双年展会对山东美术界、艺术家未来的创作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张宜表示,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厚重,济南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比较深刻。近几年,山东从政府到美术机构,对美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重新有了一个国际大视野的定位,促进了山东的美术家、艺术家梳理自己的思想,应用现代思想理念和大的文化方针要求,再加上其对社会和自然的理解,这对他们今后创作的方向和视野的拓展都有积极作用。“我们山东、济南有情怀的艺术家,一定会用他们最饱满的激情和国际视野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张宜很有信心地说。
打造济南成为立体式的国际文化名城
“济南国际双年展”是济南第一个国际化美术展览品牌,自2020年举办首届展览以来,在全球引起了极大轰动。两届双年展共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500余位艺术家参展,澳联社、德新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200多家国外主流媒体对展览进行了宣传报道。通过济南国际双年展,也让济南的艺术发展更加国际化。
“请进来,走出去”——张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举办双年展对于文化引进和输出的意义,这种交流形式会促进济南和国际文化接轨。他展望前景:“济南不在再单纯是历史文化名城,她应该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努力打造成一个既有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又有最先进的当代文化的一种立体式的国际文化名城。真心地祝福她!”
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驻会常务副主席 张宜
为双年展“代言”
“我真心地祝贺双年展的成功,也为我们济南市民能有这样一个展览感到非常高兴!”张宜热情邀请观众和市民朋友来到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体验这一视觉艺术盛宴,“看到第二届国际双年展的这些宏大的、具有文化含金量、艺术含金量,科技含金量的作品,我真诚地邀请我们济南以及外城市的观众能够到我们这座既有文化含金量,又有科技引领的名城来参观我们的展览。”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陈雅雯
摄像/姚奕骁
摄影/陈雅雯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