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1-15 11:43:10
  如果说我们交往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的话,那么,在第一阶段,我们更多是在出版方面互动;而在第二阶段,我们则更多是在策展方面互动。

  在与我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批评家朋友中,冀少峰是较年轻的一位。按照10年为一代人的说法,他就比我小了一代,所以我们算是“忘年交”。如果说我们交往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的话,那么,在第一阶段,我们更多是在出版方面互动;而在第二阶段,我们则更多是在策展方面互动。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2005年于石家庄,左为鲁虹,右为冀少峰

  2002年5月,中央美院在山西太原和忻州举办了“新视线、新媒体”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学者,包括王宏建、尹吉男、殷双喜、孙振华等人都出席了会议。正是在此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冀少峰。据知,他于1999年从河北师大美术系调入河北美术出版社。但作为一个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又特别敏感的优秀编辑,他经常利用会下的时间,积极主动的向若干批评家展开约稿工作,而我就是其中的对象之一。故可以说,我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乃是由“出版”开始的。事实上,我与他不仅当场商定了结合深圳美术馆即将举办的“观念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出版同名画册一事,而且,接下来深圳美术馆陆续推出的系列当代油画展,以及“墨非墨”展等,还有我在其他艺术机构策划的一些展览画册都是由他编辑出版的。【1】与此相关,我后来一系列专著的出版,也与他的大力推动有关。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越界》封面,2006年

  2003年12月,冀少峰应邀参加了“第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与“图像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的开幕式活动。在此期间,他抽空到我的办公室聊天问我有什么写作计划?我告诉他,在为湖北教育社主编出版了六卷本的《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2001年)后,我一边在为湖南美术出版社主编《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0-2005》(2006年);一边在做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提纲。其结构分为四大章二十四小节,每小节除有简短的概述之外,还以“相关链接”的方式安排了背景介绍,至于提纲的主体则是围绕一些重要作品图片做了简述。应他要求,我将做好的部分给他看了。令我始料未及,他不仅极为感兴趣,而且建议马上安排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记得他对我说,这种“文图结合”的写作方法,易于阅读,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相信在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红火的情况下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大约看出了我的信心不是很足,他强调到,中国一直有文图并茂的出书传统,比如《朱子治家格言》用的就是上图下文的方式,而一些儿童启蒙读物则常常会用左图右文的方式。他还指出,本书的结构方式也使读者完全可以像看连环画一样先看作品一解说,再回过头看每一章节的概述。并且,这本书也必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的书,读者将可以从任何一页阅读,于是也顺应了后现代的阅读方式。在他的启发之下,我在后来在撰写该书时更加注意相关方面的问题。当然,我之所以特别认同他的说法,其实对书写模式上的创新考虑并不多,主要还是希望易于读者阅读与能有一定的传播性。所幸,在时任社长曹宝泉大力支持之下,名为《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以下简称《越界》)的书很快进入了编排程序。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与冀少峰频繁用电话和邮件交流,经他建议,我又增加了“作者简介”与“中国先锋艺术大事年表”等栏目,后经反复交流碰撞终于定稿。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希望本书能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炉。既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阅读,也适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而在排版期间,他不辞劳苦,先是多次到广州与设计者、我的朋友李邦耀与王小丁沟通,接着是到深圳华新印刷厂和相关工作人员接洽。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感人至深,至今还有很多生动的细节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比如,为了让《越界》能赶上全国图书展销会,2005年12月31日,他坐飞机匆匆赶到了深圳,以便在华新印刷厂现场做完终校立即开印。第2天与第3天,也就是2006年元旦或次日,我与他都完全待在厂里——晚上,他则住在了我家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厂方上下的积极配合,月中,《越界》的几本样书顺利出版,既在全国图书展销会上广受关注,也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级图书奖——金牛奖。而在大批书籍上市后还分别在北京三联书店(9月)、北京798的罗伯特书店与北大“风入松”书店上了排行榜。说真的,由本来的写作提纲模式,竟然发展成了本书文图相配的写作模式,这是我先前根本没想过的!后来有人认为,我改变了传统艺术史的写作方式,在“读图时代”是一种适应广大读者文化需求的有效方式,这让我十分汗颜,因为主要的功劳应归功于冀少峰。更加重要的是,他协助我撰写的此书竟成了我一系列专著出版的源头: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深圳美术馆系列当代油画展画册

  第一,《越界》出版的第五年,即2011年11月,在我对内容做了一些增添与调整后,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一书;第二,经编辑徐秋红建议,《越界》经大幅度修,于2014年7月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以《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08》(大学教材)的形式出版,因较受师生欢迎,加印了8次。但在每一章节的后面增加了“复习要点”的栏目,为的是方便学生们学习;第三,经编辑李彤建议,加写了10年内容的《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大学教材)于2021年6月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第四,以《越界》前20年内容为基础撰写的专业版本《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于2013年11月在上海书画社出版,而本书的英文版于2021年1月由美国斯帕格出版公司出版(SCPG Publishing Corporation);第五,以《越界》后10年内容为基础,并加写了10年内容的专业版《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早已交稿,但因疫情推迟到明年1月出版。而每当想到这些,我都特别感激冀少峰!很明显,要是没有他当初的敏感发现或大力推出《越界》一书,后面所出版的一系列书籍是不可想象的。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蜕变》,2008年

  细数起来,我和冀少峰合作出版书籍相当多,比如《异化的肉身——中国先锋艺术》(与孙振华合作,2006年)《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2008年)《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5-2009》(2009年)《新中国美术60年》(上、下集,2009年)等等。在这里,仅就导致他调到湖北美术馆的一本书,即《新中国美术60年》谈谈。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墨非墨》,2008年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聚变》,2009年

  2008年9月27日,由文化部与深圳文化局合办,并为我所策划的“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冀少峰作为该画册的责编亦应邀出席,【2】在活动之余,他告诉我,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国60年,河北省委宣传部不但给他们社下达了一个出版任务,还拨了一笔资金,他希望我有想法能发给他。其时,我正在为他们社主编《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5-2009》一书,【3】听了他的话,我考虑多日之后便向他发去了《新中国美术60年》的出版计划,其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的时间段定为1949年至1979年;“下编”的时间段则定为1980年至2009年——恰好是两个30年,共有100多位优秀艺术家创作的200件作品拟分别编进本书。而且,作品均按时间排序,同年的作品则按作者的姓氏笔画排序。另,借鉴出版《越界》一书的经验,此书除配上了艺术家的简历,尚有意采用了一种图文相互映照的编辑体例,目的是希望用一种比较直观与通俗的方式吸引那些工作甚忙,却又有着艺术爱好的读者,能够像阅读连环画一样去轻松地了解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大致线索。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新中国美术60年》2009年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2009年,《新中国美术60年》的首发式在湖北美术馆举行,左一为冀少峰,左二为鲁虹,左四为傅中望

  过不久,我的出书计划就批了下来,由于我先前已拥有较充分的资料,加上冀少峰与团队的得力工作,本书于2009年9月顺利推出,设计由李邦耀亲自操刀。同时推出的还有杨小彦的《新中国摄影60年》,李一的《新中国书法60年》。出于扩大该书影响的考虑,经时任湖北艺术馆(后改名为湖北美术术馆)馆长傅中望的安排,当月28日在该馆举办了《新中国美术60年》的首发式。也正是冀少峰代表河北美术出版社所作的精彩发言深深打动了傅中望,遂使他产生了想将冀少峰调至湖北馆出任副馆长,并主抓学术研究与策展工作的想法。不过,冀少峰当时已与北京一个艺术机构商谈调动的事,若要是调到武汉就会远离他在石家庄的家,这也使他有些犹豫,见状,傅中望请冀少峰专程到了湖北馆一趟。在此期间,傅中望首先让他对湖北馆的各方面情况做了充分调查与了解;其次很好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包括住房、工作室等等;再其次,安排了众多武汉艺术家轮番与他做情感上的交流。后经多方做工作,傅中望终于在次年8月将冀少峰调至湖北馆。在此,还要顺便讲个小插曲,即虽然我与傅中望是发小,几乎无话不讲——包括他是否该出任湖北美术馆馆长一事也曾征求过我的意见,但他准备调冀少峰的事,却在调成之前并没对我提及——其实很快就有人跟我讲了,是因为冀少峰长期与我进行出版合作,他有点担心我会出面阻挡。过后我跟傅中望曾开玩笑似的讲过此事,他当时没有吱声而转言其他了。只是到他有一次喝酒高后他才说:“我与你是兄弟,想起来,调冀少峰到湖北馆你一定是会同意的,所以就没问你。”当时在场的人都笑称傅中望是酒醉心明。

  事实表明,从冀少峰于2010年调到湖北美术馆开始。我和他的学术互动就已经转到了策展方面,比如,2011年11月,我就与他在深圳美术馆、北京贵点美术馆、石家庄当代艺术馆共同策划了“历史的图像”展;2012年12月,我与他在湖北美术馆共同策办了“再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此展后来又转移到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2013年我与他在湖北美术馆共同策办了“再肖像:当代艺术展,而且,同年4月,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策划“水墨新维度”展时,还特邀他作为最年轻的学术委员出席……因为这方面的例子太多,故不一一赘述了。也由于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往后但凡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书,我遂改为与冀少峰的继任者徐秋红或李彤接冾,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2014年元月,我从深圳美术馆退休,由于接受中电光谷和黄立平先生的聘请,出任了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这也使我和冀少峰在策展与做学术活动方面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在“ @武汉组委会”成立后,其密度是大大加强了。而从与冀少峰的长期接触中我深深感到,他为人厚道,既有北方人的大气,也有南方人的细腻,加上情商特别高,办事总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故特别好合作。相信对于这一点,许多与他交往过的人,都有很强烈感受。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武汉2017海报

  2016年,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分别向艺术家方力钧发出了办展邀请,此外,合美术馆亦向艺术家王广义发出了办展邀请。为了使三馆在展览与传播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影响,经黄立平先生、方力钧与冀少峰的建议,以上三馆与有关人员在合美术馆咖啡厅开了个碰头会。但在会中,大家谈着谈着,不约而同的涉及了新的想法,即如果借鉴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还有艺术长沙、艺术北京等处的经验,武汉应该将多家艺术机构整合起来,以便在约定的时间段内同时推出一些展览与活动,进而使城市和艺术相随相伴,并书写出华彩乐章。在达成了共识后,大家商议先行成立一个归属于武汉创意协会的组织机构,然后就要协调好三馆先后办展的时间,以利于做好相应安排。经冀少峰提议,这个机构名为“@ 武汉组委会”,在他看来,第一,“@ 武汉”的概念寓意着大数据、云计算或互联网+的时代;第二,其发音与英文“艺术”的发音极为相似,更与其他几个城市的艺术品牌有一定的差异性。大家完全同意他的想法,于是,不过一星期的时间,这方面的信息就发出去了。后经认真筹办,当年11月,“存在与超验——王广义个展”“再识方力钧”展与“方力钧文献展”先后在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或武大万林美术馆成功举办,也因为三馆联动,通力合作,即在展览、选题确立、嘉宾接待、公共教育、媒体传播、学术研究与研讨、作品展陈方式等诸多方面,展示出一个合作共赢的武汉美术界,更由于其规模、艺术家参与的力度、公众的积极支持度、媒体的关注度前所未有,所以成为了2016年热议的一个文化现象。与此相关,武汉美术馆界特别团结的说法,也在全国艺术界传播了开去。次年,由魏光庆出任主席的“ @武汉组委会”不仅提出了学术性、文献性、包容性、当代性、国际性的学术主张,同时吸纳了13家艺术机构举办了展览,恰如冀少峰在文章《空间的狂欢——@武汉的意义》中所说:“13家艺术机构亦形成了一个多义性的空间组合。国家重点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在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理所当然要发挥重点引领示范作用;而民营馆合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以其强势推进的势态和学术与资本实力,亦成为 @武汉的核心力量;大学美术馆如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及汤湖美术馆(依托在江汉大学学术资源),亦有着深厚的学院背景与优势;老牌的艺术机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与新兴空间之间的珠联璧合,共同书写着@武汉别样的趣味故事,及弥漫在整个艺术发生发展的氛围中所凸显出的@武汉独特的秉性与气质——开放、多元、包容、大气、国际范儿。”【4】非常具有意义的是,为了形成“ @武汉.2018”期间重要的一个亮点,黄立平先生、冀少峰与我曾同到北京张晓刚工作室,事先商定了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张晓刚油画展,在合美术馆举办张晓刚文献展的联动计划。后经认真筹备,“舞台:张晓刚2008-2018”展与“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2008-2018”展于2018年12月15日的上、下午分别在两馆开幕。国内外一大批重要的理论家、批评家、艺术家以及媒体参加了相关活动,进而传为佳话。毫无疑问,对于@武汉成立以来所起的巨大作用,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湖北美术馆显然带了十分重要的带头作用。若再作进一步深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两任馆长,即傅中望和冀少峰显然功不可没!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2018年春节,与湖北的朋友看望周韶华先生,前排左一为周韶华先生,二为鲁虹,三为傅中望,后左一为肖丰,二为张杰、三为冀少峰

  按湖北省文化厅的安排,冀少峰于2016年接班转任馆长,此时,他已成功完成了由出版家向美术馆馆长或策展人的过渡,其成果累累,如2013年他和亚历山德罗·里瓦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合作策划了“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并获得“最佳策划奖”、2014年他和严舒黎、付晓东合作,在湖北美术馆策划了“再现代:第三届美术文献展”、2017年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了“周韶华与马库斯·吕佩尔茨双个展”、2019年他和吴洪亮、尚辉、杨晓洋合作,在OCAT深圳馆策划了“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20年在合美术馆策划了“@武汉2020·楔子:傅中望”展、2021年在湖南省博物馆策划了“方力钧版画”展等等,还有,近些年文化旅游部举办的美术馆馆长培训班,每每邀请他作为授课老师等,都足以说明各界对他的学术认可。有一点让大家特别感动,即无论在专业上对傅中望的尊重,还是生活上对傅中望的照顾,冀少峰都做得有口皆碑。就前者而言,冀少峰带领他的团队不仅将由傅中望开创的工业版画、美术文献、三官殿1号、当代漆艺等系列艺术展越办越好,而且将每年举办的@武汉等项目做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事实上,也由于两任馆长的特殊关系,湖北美术馆的事业如今是蒸蒸日上,一马平川。其影响远播全国,甚至海外;而就后者而言,即在许多细节上对傅中望的精心照顾,如傅中望出外开会安排车辆,还有看病安排人员照顾等等,他都会亲自料理得非常到位……在我看来,其与许多行政和专业机构的类似情况相比起来,不说凤毛麟角,也为数不多!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2019年,在合馆结合王庆松个展举办的讲座上,左一为鲁虹,左二为冀少峰,左三为肖丰,左四为王庆松

  前不久,在一次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有人开玩笑似地借用了名文《纪念白求恩》的开头表述方式说道:“一个外地人,不远千里来到武汉,为了武汉人民的美术事业,贡献了全部的才华和精力,牺牲了很多个人与家庭的生活。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为了艺术而无私贡献的精神。”此话虽为玩笑,但的确对冀少峰进行了精准而到位的评价!(鲁虹,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22年11月12日于武汉合美术馆   

出版为媒 ,策展为继——鲁虹回顾与冀少峰的学术交往

2020年,冀少峰作为策展人,在傅中望个展开幕式上发言

  注:

  【1】在冀少峰兼任石家庄当代艺术馆艺术总监的时候,由深圳美术馆所推出的“共振”当代油画展等还应邀去展出过。

  【2】“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展”后于12月12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2009年4月1日在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艺术馆展出。接下来,该展又于当年9月2日在波兰华沙王宫博物馆展出,10月10日在匈牙利农业博物馆展出,11月3日在罗马利亚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2010年1月5日在克罗地亚科学艺术院雕塑博物馆展出。

  【3】《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5-2009),鲁虹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4】冀少峰,《空间的狂欢——@武汉的意义》载《合美术馆年鉴——2019》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