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的美术馆事业进入发展黄金期,在美术馆数量、质量方面均实现稳步提升。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登记在册的美术馆共682家,比上年净增64家;美术馆从业人员6249人,增加782人;全年共举办展览7526场,比上年增长25.7%;参观人次3515.84万,增长60.8%。可以说,逛美术馆已经成为时下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
美术馆事业的“四变”
现任北京画院院长的吴洪亮,从2007年至2020年担任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这位深耕行业多年的一线美术馆人,用“方兴未艾”来总结近十年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成就。对此,有专家形容得更加极致——中国进入了“美术馆时代”。
据吴洪亮观察,有如下四点明显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全国各地美术馆的兴建。美术馆在提升城市能级、建设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等作用方面已然达成共识,美术馆成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下,也出现了一定“问题”。
吴洪亮所言及的问题,其实是关乎美术馆的“提升”,即以前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现在是“好不好”的问题。“‘好不好’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美术馆作为一项公共文化设施,应当如何借助展览等方式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提供好的文化产品,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是展览更加专业,策展已经成为展览体系里的“中枢神经”。吴洪亮认为,展览可以彰显一个美术馆的品位。“十年前,大多数美术馆还处于一个挂画、看画的阶段,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的项目里鲜有策展人的专门职位出现,而这十年愈加专业的策展已成常态。”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于非闇、王雪涛花鸟画新境”特展现场(北京画院美术馆)
三是国家和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脉悠远,与古为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美术馆人的实践中唤醒、激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获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焕发勃勃生机。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后,相继推出了《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到最近我正在参与录制的《诗画中国》等,类似的节目越来越多,这从美术的发展来讲是件好事。”吴洪亮告诉记者,“以前,美术类的节目在大众传媒里算是弱项,因其关注群体少,收视率拼不过其他文艺类节目;但现在,国家从体制的角度对其加大了重视力度,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四是博物馆和美术馆行业的边界在逐渐被打通。“我国备案的博物馆属于文物系统,而美术馆属于文化、文联系统,北京画院其实近十年一直在试图打通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藩篱,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研究古代的藏品。”吴洪亮以与苏州博物馆的合作为例介绍道,“由贝聿铭先生设计完工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立了一个现代厅,这在苏州博物馆是首开。去年,苏州博物馆新馆开放试运行,由我策划的当代艺术板块的新馆开馆展‘糸——已知·未知的互文’,邀请了4位当代艺术家,展览中有装置、影像、多媒体,这些新的交流方式在展览中变为可能。”
徐累作品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现场(故宫博物院)
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就邀请了6位当代艺术家,以书房为主题进行文物和当代艺术创作。通过古今对话,启发“当代如何走进传统,传统如何启迪当代”的思考,对此,吴洪亮说:“这个展览应该说是当代艺术家第一次以群体的方式与故宫合作,我也有幸参与了其中的策划工作。”
“活化馆藏”推动研究与传播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自201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十年。作为一个以馆藏研究为核心,推出展览策划、公教活动、线上展览等的年度项目,已是一个蜚声业界、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该活动鼓励全国美术馆每年举办藏品展览,据统计,有超百家美术馆参与,共推出百家全国各级美术馆的展览近300场,展出各类馆藏精品3万余件——其中自入藏以来首次展出的作品过半数,参观者数量超过千万。十年来,馆藏精品展出季的优秀项目名单中都出现了北京画院美术馆的身影,如展览“衣被天下谁识恩——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就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名单;目前正在筹备的展览“墨海·新生——当齐白石遇见但丁”也出现在了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中。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对于美术馆的馆藏研究、展示和传播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吴洪亮告诉记者,依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过这一项目督促了美术馆深入研究馆藏,甚至借助这一项目增加了馆藏;通过开放藏品资源,鼓励巡展,以馆际间的交流、合作,激活了馆藏。例如,2013年,由北京画院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在吴洪亮看来就是一次开拓性的尝试,“我们不仅利用了自家的馆藏,还借助这一项目盘活了邻馆的一些资源。”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于非闇、王雪涛花鸟画新境”特展现场(北京画院美术馆)
吴洪亮曾在两会上提出:美术馆不仅是建筑体,更是一个生命体。除个别仅以展览为支撑的美术馆确立了非收藏性定位外,对大多数美术馆来说,藏品才是立馆之本、成长之源。如何“活化馆藏”、提高展览研究工作和展览藏品的积极性是重点。
展览要做到有价值且坚持长期性。吴洪亮认为,藏品对于美术馆来说是其强大的核心支撑,而展览工作是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很多馆做一次展览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碰这些藏品,那它如何称之为馆藏精品?其实,一些压箱底儿的镇馆之宝一方面是作品天生具有这样的气质,更主要的还是靠研究、展览、传播出来的,所以,这个循环关系很清晰。”
“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作为北京画院重要的学术品牌,从2007年至今已举办了包括50多位艺术大家的六七十场相关展览。“有些艺术家甚至举办多次,比如仅李可染的相关展览就举办过六次、李苦禅的展览有两次、周思聪和卢沉的展览至少有三次……”公益机构的收藏经费虽然有限,但吴洪亮的体会是,从展前到展后的研究做得好,在体系中树立了自身品牌价值,会更容易得到重要的藏品。所以,激活藏品的前提是有方向性地、长期地去研究,然后长期进行展览,良性循环就会逐步提升。
2018年,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画院合作举办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现场
“这也是为什么齐白石的作品我们能在国内外展览30余次,而且每做一次提升一次。”吴洪亮透露,北京画院藏有2000多件齐白石的作品和文献,于2005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成立之初,就围绕齐白石的展览研究制定了计划。“北京画院美术馆的第二个十年是做全国公立机构收藏齐白石作品的展览和全球艺术机构收藏齐白石作品的研究。而对齐白石的研究维度还将打开到文学和诗歌领域,今年我们会做一个以齐白石为起点,关于诗歌、关于文学的研究展览,不仅研究齐白石的诗歌,还会把但丁引进来对照。”
美术馆最终指向公众服务
美术馆还承担着社会美育和知识传播的重任,面对如何发挥美术馆自身优势,挖掘作品的美育价值、提升美术馆的社会美育效应与品质,吴洪亮有他的一套方法,在他看来,好的展览本身就是一个美育项目,如同策展一样,并不是展览策划完以后才去考虑一个所谓的美育项目,而是策展之初就要把美育的因素渗透在展览之中。“比如,最近在‘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于非闇、王雪涛花鸟画新境’的对照展中,我们特意为孩子们在展厅中以问答的形式做了一套可以贴在玻璃上的标签,它是展览的一个伴生项目,让孩子们从一个展览被动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的观看者,甚至可以借由他们的认知去提出新的问题,从中找到答案,所以,美育需要上升为策展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的功效应该更灵活。”
“门人半知己——齐白石、于非闇、王雪涛花鸟画新境”特展现场(北京画院美术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近日公布了2022年博物馆的最新定义,提到包容性、社区参与和可持续性尤为重要。“不难发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功能逐渐转向公共服务这部分。而公共服务中公共教育是重中之重,所有的藏品、展览和传播方式,最后直指的都是公众服务。”吴洪亮说。
近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颁布,全国美术馆积极响应“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的要求。“利用新的媒体方式激活中国经典文化和艺术,传播弘扬中国传统的艺术,以创新的方式让公众读懂、爱上中国文化、中国艺术,这是我们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在吴洪亮看来,未来中国的美术馆要想办得更专业,就要把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画以更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公众。目前,我国的美术馆在深度阐发和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艺术市场杂志 伊丽妍冬)
艺术家简介
吴洪亮,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协副主席。
吴洪亮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策展人,长期致力于齐白石、20世纪美术史的研究。在他主持下,北京画院美术馆入选首批9家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他参与策划并将齐白石的艺术带到澳门、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腊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参与组织了“策展在中国”论坛、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等学术项目。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及公共艺术项目。2019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项目的策划委员会主任。近年来,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专业刊物,出版专著《一叶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