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9-30 14:03:56
  从小我就希望长大能够当一个画家,并且为追求这一目标付出了多年努力。但在我认识了陈方既老师后,则逐渐转向了艺术理论研究。现在回首往事,不由得感到:这或许就是我人生的宿命吧!

我的人生向导——陈方既老师

从小我就希望长大能够当一个画家,并且为追求这一目标付出了多年努力。但在我认识了陈方既老师后,则逐渐转向了艺术理论研究。现在回首往事,不由得感到:这或许就是我人生的宿命吧!

1979年,即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创作的中国画《在知识的海洋里》荣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随后,应《湖北美术通讯》时任主编陈方既老师的约稿,我与几位参展的作者都写了创作谈。那时我是用“生活决定创作”的反映论模式谈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大意是说,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个小孩爬上书架找书的情节,不禁令我想起了读书热的大潮等等。没想到方既老师看了稿件,竟然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也许他不过是要鼓励一下我而已,我却当了真,接下来又结合一个湖北美展写了篇文章寄到湖北美协。此文很快刊登在了《湖北美术通讯》上,当学校门卫大爷将省美协寄来的该刊交给我时,我不仅看了又看,还激动了好大一阵子。而且,这本《湖北美术通讯》我一直保存着。

大约是在毕业之前,记得是在武汉展览馆开完一个美术展览的座谈会之后,方既老师将我悄悄叫到了走廊上,在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突然问我愿不愿意到省美协来工作,我是想也没想就满口答应了。当时,对于美协的工作性质我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天真地认为,到了美协就可以成为专业画家,肯定会有更多时间和条件画画。隔了一段时间,我被方既老师带领到武昌首义路省美协的临时办公点见到了周韶华老师,与我简单聊了一会后,他随即掏出钢笔在方既老师递去的报告上写了“同意”的字样,并签了他的名字,然后笑着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对我说,以后要跟着陈老师好好干啊——那是一个风气纯正的年代,很少有大学生为找工作去找熟人或送礼品的!

本来,在毕业之际,我应该直接分配到省美协的,但因为省文联方面未能与学校的人事部门协调好,所以我的档案被错投到了武汉二轻工业学校,这也使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除了上课之外都在帮方既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编辑刊物、组织研讨会、整理各种座谈会纪要等,比如,为整理湖北晴川画会与申社赴西安展览的座谈会纪要,我就花一个通宵的时间将6盘录音带转换成了数万字的文稿。1983年10月,我终于得以调进湖北美协工作。从此以后,我便与周韶华、鲁慕迅、陈方既、聂干因等一批优秀艺术家工作、生活在了一起。出于崇拜他们的原因,我也努力的在各个方面模仿他们,即一方面学习他们勤奋作画的精神;另一方面学习他们对理论的钻研精神。久而久之,我居然对美术理论还真的产生了一点兴趣。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彭德、皮道坚、周韶华、沈鹏、鲁慕迅、陈方既合影,1982年

在湖北美协,我被分在了方既老师所负责的创作研究部工作。方既老师是湖北仙桃人,生于1921年。仔细算起来,他要比我长33岁,不过因时代巨变的缘故,其阅历远比我们这一代人丰富且充满坎坷。《湖北美术通讯》当时是在孝感报社印刷厂印制,故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带我去该厂做校对工作。记得在长途汽车上,他常和我聊天,于是我也有了机会知道他的过去。原来,他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专西画科,师从著名画家林风眠与赵无极等先生。读书时因为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潮,坐过国民党的牢。从1949年起,他分别在武汉市文化馆、武汉市文工团、武汉市文化局、武汉市文联从事美术创作及组织工作。1955年后在美协武汉分会专门从事美术创作及理论研究。版画作品曾参加全国历届版画展和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其中《我们当家做主》还获得了全国年画创作三等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十分不幸的是,就在他希望在绘画事业上大展宏图之时,却因与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著名作家曾卓等人是青少年时的同学、朋友,他竟莫名其妙的打成了内控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思想影响分子”,并长期被“控制性使用”。在他下放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前,他十分痛苦的烧毁了几十年来积累的所有藏书与资料,一心要使自己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死心塌地当农民。而为了服务好贫下中农,他还特地去购买了一套补鞋的工具,并向街上一个鞋匠学会了相关手艺……

天无绝人之路。1972年,他终于结束在乡下的劳动改造被分配至武汉豫剧团画舞台背景。而到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3月召开中国美协武汉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时①,他当选为副秘书长。在特定的时段里,为落实协会“出作品、出人材”的工作方针,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个人的创作与研究倒在其次。具体来说,他既参与策划了多个有影响的美术展览,也连续召开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如省美协刚恢复工作,面对一些艺术家对于画什么、怎么画还在感到为难之机,他与周韶华、鲁慕迅老师分头做工作,进而在组成“晴川画会”的基础上,于1981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湖北中国十人中国画联展”与研讨会。当时,叶浅予先生与首都艺术界都对展览给予了很好的评价;此外,在周韶华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他于1981年着手创办了《湖北美术通讯》,其目的就是为了联系广大会员、促进学术交流。事实证明,这个内部刊物很好达到了初始目的,所以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赞扬。但因为这个内刊终究不是纯理论刊物,即对于积累会员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促进理论探讨上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后经方既老师倡议,协会领导慎重研究,遂决定于1982年10月起在内部刊行不定期的《美术理论文稿》,后来成名的美术理论家彭德、皮道坚、鲁萌、黄专等人皆在其上发表过文章,然后走向了全国。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在知识的海洋里》,鲁虹,1979,国画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1982年3月湖北“晴川”、“申社”中国画联展在陕西国画院开幕。

左三:王子武、左四:方济众、左五:陈方既、左七:周韶华、左八:康师尧、左九:聂干因 左十二,鲁慕迅

《美术理论文稿》为十八开活页折叠状,每年刊行若干本,年终另印目录和封面,由读者自行装订成册,以便保存。正如许多会员指出的那样,这套《文稿》的出版,对开展创作问题的研讨、活跃学术空气,提高本省美术界的理论兴趣和促进美术理论队伍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于1984年11月创办的公开刊物《美术思潮》其实是由其脱胎演化而来。对于相关历史线索,近期在武汉合美术馆举办的大型文献展“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有着清晰的呈现。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初到美协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还在做着当画家的梦,即除了在上班时努力做好方既老师安排的工作外,业余时间主要是在画画,即便抽了些时间读书,也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而已。1984年,我的国画作品《我们这栋楼》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次年,另一件国画作品《知音》也参加了“国际和平年青年美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对于时间与精力的支配。方既老师见状,与我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他对我说,相信通过努力,你在绘画上还会有新的进步,但从个人长远发展,以及协会的工作出发,你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更好。他还说,他本人多年来是一边从事版画创作,一边从事理论研究,结果造成了精力上的不聚焦,他以后会作调整,并将主要做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因此他希望我能早一点做好这方面的人生设计。他接着分析道,就目前省内的情况来看,从事绘画创作的优秀青年很多,从事理论研究的优秀青年却较少,你很敏感,善于发现问题,文字感觉不错,又有绘画经历,如果能把个人的事业和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成就。这次谈话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的思想问题,但对往后我以更多时间学习理论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有好长时间,我都是在一边画画一边看书或写文章。

作为有着相似经历的过来人,方既老师无疑知道我那时的心理状态,所以后来对我进行了一些“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和教育。实际上,跟随他工作的几年,我相当于是他的专职研究生。比如编辑《湖北美术通讯》时,他总会结合省内外创作的现实,讲解每期的主题方针与他有关编排的考虑。伴随着我的些许进步,他便采取了让我先行编辑,他再加以批阅的方式。可以说,我现在所有的编辑经验基本上是从他那里学来的。而结合创作中的问题他则会推荐一些若干书目与文章给我读,然后与我一起进行讨论,明明是他传授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知识和本领,他却总说与我以及青年人交流让他极有收获。他的谦虚,还有他的豁达,实非常人所能及。有一次,北京《中国画》的主编曾景初先生向他约稿,旨在介绍湖北的中国画创作情况,但为了锻练或培养我,他有意让我写。写前,他对我认真讲解;写完,他又仔细加以修改——这比他自己撰写显然要麻烦得多。记得文章发表后,他立即从位于三阳路的住家沿着铁路边的小路,步行到了我在车站路的家,进了大门,站在天井里,他将刚收到的刊物转交给了我,还勉励我继续努力,我爸爸请他到屋里坐坐,喝杯茶,他却说有事匆匆走了,这当中的良苦用心,我心知肚明。至今,每当我看到那本泛黄的刊物,都会想到此情此景,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当然,方既老师远不止于在专业上指导我,他还会在做人上给我以教诲。关于“知”或“行”的关系,他谈得特别多,在他看来,“知”是为了“行”,如果只读书获“知”而不“行”,那就是读死书。另外,读书并不是获“知”的唯一途径,交友与耳读亦很重要。至于“行”则除了要潜心参悟以外,还要多加借鉴。这些都让我很是受益。1985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由于感情上严重受挫,有一阵子,我什么也做不了,处在极度的抑郁之中。已经退休的他得知了情况,遂把我喊到了他在文联的家中,语重心长的对我谈及了他当年的类似经历,他说道,男人活在世上必须有所作为,任何时候都要珍惜时光,勤奋工作!绝不能为了生活中的些许不快而怨天尤人,更不能失去远大的努力目标。唐代的张彦远活在世上时一定碰到过好多不愉快的事情,但现在人们压根儿也不知道,只是记得他的名著《历代名画记》,你要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段话不仅及时解救了我,更影响了我一生!故我视他为终身的良师益友。对于他的感恩之情,我觉得为他干任何事都无是以报答的!

2019年,因为要在广州美院美术馆举办“半路出家——鲁虹艺术档案展”,我想请他拍个短视频谈谈当年调我到省美协的情况,由于担心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便打电话他女儿,请其代问一下方既老师本人的意见,没想到方既老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开拍的那天下午路上塞车,我与摄像师去他在汉口的家时,他已整理好穿戴,正襟危坐的在客厅等着我们,更为难得的是,虽然已经年届98岁,但思路与口齿相当清晰,结果也很顺利的完成了拍摄任务,而他对我的认可和鼓励,让我非常感动,更让我想到了他多年来对我的栽培。这一视频后来分别在由广州美院美术馆、北京宋庄美术馆、武汉美术馆举办的“半路出家——鲁虹艺术档案展”中播出,获得广泛好评。那天拍摄完毕,我还将一本新出版的专著《半路出家》送给了他,同时与他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合影!原来,上一次到他家时,我曾告诉他,因考虑到他双目失明,就没带来此书,他听说后,叮嘱我一定要送来,并强调他有空摸着这本书,就会为我高兴。这可想见他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点进步,是多么的开心!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2019年9月22日于陈方既先生寓所

方既老师退休后,我分别在湖北文联下属的《美术思潮》编辑部与《艺术与时代》编辑部工作,因住在一个院子里,我经常会到他家中去,而且好几次都在楼梯上碰到了住于楼上的徐本一老师。有时下午,我如果要到美院或美术院开会,担心回家太晚不能到《湖北日报》幼儿园接小孩,就会于开会前接回放在他家,请他老伴代为照顾。而我调到深圳美术馆后,只要回汉,总会抽空去看望他,并与他谈个没完……

与大多数人退休了考虑如何安度晚年不同,为了夺回失去的年华,方既老师退休后是废寝忘食的工作。这是因为他感到,一个人在退休后其实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并且,正如他曾经对我说过的那样,从此不再多头共进,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书法理论研究上。记得他数次向我谈及了其叔父陈青之曾著有《中国教育史》一事,言语之中往往透露出他的远大抱负。有志者事竟成,他最终创造了在事业上的更高成就。如果说我在退休以后仍然在努力,那也是向他学习的结果。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文化创新洪流中的《美术思潮》”展览现场展出了陈方既先生的部分著作,合美术馆

由于在美术方面有长期的积淀,方既老师在书法理论研究上可谓不拘一格,独辟蹊径。按我的理解,他是利用新时期美术理论的优秀成果很好检验了传统书学观点的正确与谬误,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结合书法创作的现状,他不仅机智的寻找到了前无古人、现无同仁的新课题与解题方法,而且,其学术成果也得到了权威人士与机构的认可,比如他的论文《论书卷气》一文便获得全国首届书法兰亭奖理论奖;2013年1月,在“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他又荣获了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特别是后者的获得乃是以大量优秀学术专著为支撑的,这当中包括:《书法艺术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5万字),《书法技法意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1万字),《书法艺术精神》(湖北美术出版社,24万字),《书法美学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60万字),《书法美辨析》(华文出版社,30万字),还有《书理思辨》《书理再思辨》《古书论选释》(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陈方既书论选集》(五卷本)等著作。② 此外还有在全国各书法报刊发表的论文400多篇。毫不夸张的说,且不计那高深的学术观点,就是巨大的工作量对一些中青年学者来说,也很难拿得下来的——要知道他那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与心脏病,不仅书稿完全是用手写的,还有相当长的时间要照顾得重病的老伴。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数年,白内障使他双眼几乎看不见了,但他仍然在顽强写作,也由于一些字难免重叠在了一起,故为他整理文字要花很大气力……我于书法研究很不专业,故特引用张建军先生对他的评论:“先生之论书重逻辑,主实证,善提炼,以逻辑、辩证破谬说,以书法实例立宏论,于纷繁复杂中絜纲领。先生著文,一贯单刀直入。标题警策,论理果断,敢于立异,而能成就己说,说服读者。读者于先生之诸种论断,往往始闻而骇,及见而颌首,继续而开悟,终掩卷而叹服。”③我完全同意张建军先生的看法。

2015年是方既老师九五华诞,为总结和研究他的学术成就,湖北文联、湖北大学与陈方既书学研讨会共同主办了“陈方既与当代书学思想研讨会”,受徐本一老师邀请,我也撰写了一篇书面发言,题目为《对“书法美”问题的一点思考——与方既老师商榷》,在文章中,我结合邱振中书法艺术的探索,对方既老师认为书法必须以汉字创造形象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此文2017年收入由长江出版社和湖北大学书局联合出版的《陈方既与当代书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后来见到方既老师,他还说,我的文章让他很受启发,因为现在有青年书法家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寻求借鉴,即以画入书,的确开辟了书法创作的新路径,值得研究。从中足以见得他那学者般的博大胸怀。

2020年初,武汉地区因新冠疫情爆发而封城,过后尽管放宽了管控,考虑彼此走动可能带来不测,我也没再去方既老师家,没想到那次到他家中的拍摄竟成了永别,这些想起来都让人无比心痛!鲁虹

注:

①中国美协武汉分会于1982年更名为中国美协湖北分会。

②《陈方既书论选集》五卷本已经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还有七卷本正在编排中。全集将有12卷本。

③见张建军《前言》,载于《陈方既与当代书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由长江出版社和湖北大学书局出版出版。

艺术家简介

我的人生向导——著名艺术家鲁虹追忆恩师陈方既 

鲁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与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美协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艺基金评委。

  美术作品5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多次参加省市美术作品展览。

  个人出版的学术专著有《鲁虹美术文集》、《现代水墨二十年:1979——1999》、《为什么要重新洗牌》、《行为艺术在中国》(与孙振华合作)、《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蜕变——鲁虹艺术批评文集》。

  有约一百多万字的文章发表于各丛书及专业刊物上。

  曾参与《美术思潮》、《美术文献》、《画廊》等美术刊物的编辑工作。

  主持或策划了“重新洗牌——当代艺术展”、“进入都市——当代实验水墨展”、“观念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展”、“图像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展”、“国画改革二十年理论研讨会”及“第一、二、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等重大学术活动。

  多次出席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

  2001年主编出版了六卷本的画册《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2004年主编出版了四卷本的丛书《新中国美术经典:1949——1989》。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