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这些年,传统工艺和乡村发展一直是我履职建言的重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精神,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同仁及专家学者一道,推进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的编纂出版工作。编纂一部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把长期处于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辑录出版,是为民间生活存录、为民间艺人立传、为民间文艺铸魂,进而增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国际传播的活力。盛世修志。目前,“民间文学大系”的首批五十卷已经出版,展现了民间文学的历史风貌和新时代人文精神。
古往今来,民间文艺孕育于乡土,乡村发展是民生之重,也是文化之基。我十分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持续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考。2019 年,有关学术心得结集出版。在这部题为《美在乡村》的书中,从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等方面对乡村文化发展做研究和阐述,力求从根本上把握乡村发展的文化动力,从乡村文化出发,求解乡村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国家政策与农民需求等现实的关系问题。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艺术呈现,是民众生活理想的朴素表达,也是国家形象的一种诠释和表达。2019 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典活动中,我带领民间艺人设计创作了剪纸和面塑作品,装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表现普天同庆之盛世,表达人民群众对共和国华诞的美好祝愿。2022 年北京冬奥会,我有幸作为开幕式视效设计团队的专家顾问,参与研讨开幕式视效方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视觉符号语言上,通过冰雪迎春的中国时间、户牖通达的中国空间、人民画卷的书写创造,生动体现了中国的设计美学和时代精神,表达了世界共通、命运共同的价值追求。最近,国家版本馆落成开馆,我带领团队历时 4 年创作完成的大型壁画《大匠丝路》,陈列在国家版本馆中央馆,作品再现了中华民族交融互通的文明历史。
我认为,从民艺到设计,要服务社会民生,践行“为人民而设计”的宗旨。既要为美好生活锦上添花,也要以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在关键时刻鼓舞斗志、共克时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启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生命重于泰山》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创作,从农历正月初三到复工复产、武汉“解封”以及防疫工作常态化,组织全校师生从宣传画、动画、漫画、工业产品设计等 10 个方面,创作发布了 100 期防疫主题创作,涌现了 5000 余幅优秀作品,从普及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政策、纪录防疫生活、宣传防疫事迹等方面,为疫情防控服务。在组织领导开展主题创作的同时,我自己也积极创作,形成了《生命重于泰山》《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信心》《民间文艺家在行动》等多幅宣传画和中国画作品,宣传防疫部署,为一线战“疫”工作者鼓劲,表达老百姓对战“疫”工作者的感恩与敬意,希望人们在疫情中更深刻地感受到真善美,少一些恐慌焦虑,多一些坚定笃行。我主编的《生命重于泰山——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防疫主题创作丛书,记载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在疫情大难与抗疫大战中的社会关切与参与意识,为夺取抗疫胜利增添了新的精神力量。
作为全国政协民宗委委员,我一直坚持到民族地区调研,建言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培养民族地区研究生,参与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2019 年,我随调研组到湖北、广东等地调研城市民族工作,结合本职专业,就加强城市民族文化建设提出:把握城市民族文化建设的核心,深化“认同感”;保障城市民族文化权益,增强“归属感”;丰富城市民族文化建设的途径,增进“获得感”;加强城市民族文艺作品创作,增进“幸福感”等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2021 年 10 月,我应邀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委员读书群开设“每日一物” 专栏,讲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在 3 个多月里,共计推送了 100 件民族工艺品,向广大政协委员讲述了中国传统工艺之美,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取得良好反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就“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发挥好传统工艺的赋能作用,充分实现传统工艺价值,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建设美好生活。近年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云冈学”的指示,我主持大型艺术图书《云冈纹饰全集》的采集研究与编纂工作,研究梳理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脉络,取得积极成果。
踏上新征程,我将一如既往地践行民间文艺使命,做到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为文艺、文化发展建言,踏踏实实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潘鲁生)
艺术家简介
潘鲁生,1962 年 11 月生,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艺评论“一等奖、“泰山文艺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