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4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小东出席会议。范迪安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西藏自治区石窟与寺庙壁画保护研究的提案”。
关于加强西藏自治区石窟与寺庙壁画保护研究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石窟与寺庙壁画是我国艺术历史中富有特色的瑰宝,西藏自治区尤其拥有数量众多的石窟与寺庙壁画,它们是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遗产,也是西藏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视觉百科全书。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西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修复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局限和气候环境的变化,也由于石窟与寺庙壁画保护修复人才的不足,迄今还有较大数量的石窟与寺庙壁画保护修复工作进展缓慢,或达不到科学标准,尚未形成有效保护体系。例如西藏阿里地区的不少石窟壁画属于克什米尔风格,是11世纪至13世纪的产物,壁画的造型、色彩及绘制工艺都极为精美,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珍宝,但由于阿里地区气候恶劣,风沙较大,且近些年雨水愈多,不少于半山悬崖上开凿的洞窟已面临雨水渗透致使壁画漫漶的危险。阿里地区幅员辽阔,不少寺庙壁画也长期缺乏科学保护,图像采集与临摹研究等力量跟进不足。为此提议:
1、由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就全区石窟与寺庙壁画保护现状作进一步调研、汇总和整体分析,形成专项保护规划,在已有的此类文物保护条例基础上,根据现状新的实际变化增添相应举措,增强保护的紧迫感。
2、加快培养研究和保护石窟与寺庙壁画的专门人才,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人才。虽然有关院校设立有文物保护学科专业,但以保护对象分类的需求看,目前人才培养还远不符合实际所需,尤其是石窟与寺庙壁画的保护涉及到历史、地质、科技、宗教、艺术、材料等多种学科,需要整合人才培养力量,形成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除了学历生培养之外,当下之务应由教育、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形成规划,组织院校、科研机构与文保单位联合培养一大批民族地区的专业人才。
3、加大科技投入,在保护上精准施策。石窟与寺庙壁画是文物保护范畴中的一类,但因其艺术性的珍贵和区域性地理特征的差异,需要施以专门的保护方式,例如图像数据采集、绘画临摹等,为此,建议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把已有保护经验如敦煌壁画和新的保护对象实际结合起来,找到科学有效的保护路径。(来源: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