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与科技之力的创造性融会
——评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视效设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中国传统节气“立春”之日拉开序幕,开幕式宛如一场盛大交响的序曲,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设计语言,融入典型的中国符号和意象,在诠释冬奥主题的同时,展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和理念。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视觉特效设计制作,在总导演张艺谋领导下,由视效总监王志鸥带领黑弓设计团队完成。王志鸥曾参与张艺谋总导演创作的“北京8分钟”“国庆70周年”“上合青岛峰会”等重要演出的视觉特效设计制作,致力将“艺术+科技”理念应用于实景演出。此次带领的冬奥会视效设计队伍,由100多名“90后”“00后”年轻人组成,涵盖美术、设计和数字工程等专业,水平比肩国际顶尖数字科技制作团队。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其设计创作不仅是国家经济文化等国力提升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科技、艺术与设计等教育发展与人才成长的体现。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主旨,开幕式在整体构思和叙事线索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托物起兴、小中见大、积微成著的思路,由一片雪、一滴墨、一组户牖、一幅画卷切入并铺陈展开,以简约、浪漫的方式诠释冬奥会精神并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境界。从一朵雪花邀约到各国运动员入场时一朵朵雪花汇聚,从而成为世界的冰雪盛会;一滴水墨降临,幻化成为滔滔不绝的黄河和博大空灵的山水;一系列民居的门楣、窗棂,多姿多彩、锦绣玲珑,演绎生活文化并传递出联通世界的视野胸怀;一幅画卷的卷舒开合,展示了人民主体与时代生活的风貌和意义。在整体的设计格局上,中国传统诗学思维得到精妙运用,由冰雪之“物境”、奥运之“情境”而达于人类存在发展之“意境”,意味深长,体现了中华美学特色。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从具体的视觉符号语言看,冰雪迎春的中国时间、户牖通达的中国空间、人民画卷的书写创造等,表达了世界共通、命运共同的价值追求,生动形象而蕴藉深远。冰雪之中“立春”的节气,巧妙呈现了中国传统的节气时序观念和生命生态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与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相融,“天”与“人”相通相应,作为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提供了生态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一滴墨从天而降,逐渐幻化为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在场地上奔流。以水墨呈现山水意象和运动形象,不仅使冰雪场景与水墨语言相呼应,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而且使中国传统水墨的天地精神、大象无形的生命精神与冬奥精神相呼应,以水墨这一中国人看世界的方式对奥运做出了中国元素和中国艺术精神的诠释和表达。运动员入场仪式中,地面投射的门楣和窗棂图案,丰富而生动,“中华之门”“吉祥之窗”不仅展示了民间的智慧创造,而且传递了交流联通的开放视野。所谓“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门户通联世界与心灵,一门一窗之中可体会到无限的空间与时间。在人民画卷的设计中,以观念性的行为表演为形式,行走的动态如画卷的一开一合,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的宏伟画卷由此展开,平凡而伟大的生活图景向世界人民致敬。同时,画卷两侧是中国结的纹样,不仅传递吉祥、团结、幸福、平安的寓意,富有中华特色,而且具有永恒绵延的意味,与画卷相映衬,形成了“一起向未来”的视觉阐释与表达。应该说,冰雪奥运既是严寒中的进取和拼搏,也是冰雪自然中的友谊和交流,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也是由冰雪辉映高洁人格和浩渺境界,表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的情谊。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从数字技术和设计力量看,开幕式以新科技为支持,结合冰雪的物理属性、LED的发光特性和裸眼3D的透视效果营造冰雪效果。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起亮相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屏。它平铺在鸟巢中心,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组成屏幕超过了4万2千块,一直延伸到跑道,鸟巢因此取代了传统的地屏投影,首次实现全LED影像,画质也达到了空前的16K,每秒50帧,16K50帧\秒的技术难度也是奥运历史首创;运用裸眼3D技术将三维影像投射到表演区域,实现观看的沉浸式体验,在意境营造上由裸眼视效到物理空间再到璀璨焰火的实境,实现了天、地、人的关系构建;采用AI实时互动技术,轮滑表演与实时生成的层层白雪景观相结合,竖屏上剪影展现的各种冬季运动如同所有运动员逆风拼搏,传达出人类的智慧美与力量美。如王志鸥在张艺谋导演执导下设计了开幕式中运动入场雪花导视、点火雪花火炬台和平鸽的发光鸽子、冰立方等核心装置。“一朵雪花的故事”以中国风的“白描雪花”贯穿开幕式全场。从导视、仪式、表演直到大雪花火炬点亮的高光时刻。这次对雪花的设计充分运用程序计算和数字可视化,将中国结和橄榄枝融合一体,在几百版测试稿中诞生出大家看到的“一朵雪花”。而大雪花火炬装置宽14.899米,外圈环绕6条橄榄枝,内里由96个白描风格的中国结小雪花紧密相连而成。我们为让每个小雪花都能独立发光,设计了程序算法。这样,整个大雪花每一秒都富于变化,很是浪漫——既有雪花绽放的晶莹感,也有橄榄枝的生命力。设计团队吸收青年力量,来自高校师生和青年设计师的设计创意体现了青年的成长、担当和创新活力。这些2008年正值豆蔻或初入大学校园的青年一代,参与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设计创作中,是时代机遇下发展的见证和活力的体现。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开幕式的创意和设计历时三年,总导演张艺谋、视效总监王志鸥及黑弓视效总制作团队,在充满创造力并富有绵远悠长的文化意蕴的视觉语言中,实现了艺术之美与科技之力、历史传统与当下现实、中国理念与世界命运以及中华文化精神与世界体育赛事的创造性融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国文化精神,书写世界的集体记忆,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