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正在山东美术馆举办。
这个致力于扶持美术新人和推动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展览,已经走过七载,成为山东省内的知名美术展览品牌。“青未了”展览将省内高校美术院系学子汇聚于此,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这在全国属于首创。
美术馆“搭台”,高校“唱戏”,台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台下,是评委专家们对于这些未来艺术的储备力量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期盼。
艺术创作形式多元
第七届“青未了”展览共收到山东省内44所高校推荐报送的作品443件,最终评出入选作品286件。这286件入选作品,被一一陈列在山东美术馆二楼的五间展厅之内。获得“新创意奖”的作品《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一幅120×180cm的大型铜版画,同时也入选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刘鹏飞是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1级的毕业生,看到自己的画作被悬挂在山东美术馆展墙之上,他由衷地有种满足感,“在这样的展览规模、专业灯光和专业策展之下,自己的作品好像也被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吴佩轩的作品《未来》获得了本届“青未了”的“新语言奖”。作为一个山西人,他对“青未了”展览有着更鲜明的体会。“所谓‘齐鲁青未了’‘济南名士多’,山东是美术大省,也是美术强省。我在其他省份的那些同学都羡慕‘青未了’这样的展评活动,一毕业就散了,但是我们山东的学生还可以共同看一下其他院校毕业生的风采,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吴佩轩的指导老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翔鹏说,如果没有“青未了”这个平台,就看不到山东省内美术学院的百花齐放。“每年通过这么一次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其他高校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特点,也可以反思自身。”
“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是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美术馆及各高等学校美术院系承办,是馆校联合举办的大型展评活动。自从2014年以来,“青未了”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为鼓励青年人突破创新,从第五届“青未了”开始,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调整。不再设一、二、三等奖,而是自入选作品中评出“优秀奖”作品30件,其中包括“新创意奖”作品5件,“新语言奖”作品5件。力图从新锐的视角挖掘青年的当代探索精神,并提倡全新的展示方式。
本届“青未了”展览的286件入选作品中,包括国画91件、油画53件、版画10件、雕塑8件、水彩·水粉8件、陶艺10件、壁画·综合材料31件、视觉传达75件。从中可以看出省内美术学子在艺术创作形式上的多元化。比如山东艺术学院学生王海冰的作品,就对声音进行了可视化编程,“作为一种新一代的艺术语言,我的作品为人们感知和了解音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较具有实践意义。”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提到,去年举办的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给了自己特别大的触动和思考。“我们的艺术到底为了什么?有多少人能来到美术馆接受艺术的熏陶?有的展览,说实话开幕式就等于闭幕式,没有几个人来看,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反响。而双年展3个多月内有60万人前来观展。这才真正起到了推广艺术、与社会对接的作用。”张望表示,以展览反映面貌、以面貌反映教学,以教学反映展览质量,这样一个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循环,是“青未了”的整体战略性目标。
00后全新审美方式
“青未了”展览的第一届到第七届,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孙磊一路都看在眼里,他感觉今年的“青未了”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技术语言比过去更加丰富多元,表现性也越来越强。“新一代人在技术语言上的探索有他们的独特性,这样一个展览比其他形式的展览更丰满、更充沛。”其次是形式结构上的创新。“过去展览的形式结构往往是类似的,比如全国美展都要画到2米左右的画,或者都是四尺、六尺的。这个展览形式结构上的变化非常多,一张画里有无数张小件,每个小件都有组合。”
“青未了”研讨会现场
孙磊也发现,从第七届“青未了”的学生作品可以看出,山东在举办过“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和“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之后,对于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装置艺术作品在本届“青未了”展览中首次出现。“学生们已经慢慢接受了或者是触摸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方法。各个院校的教学和创作也越来越呈现出相对自信的姿态,这是今天山东省美术创作良性循环的例证,是非常可喜的一个方面。”
著名雕塑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池灏担任了本届“青未了”的评委,她说,评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过程,甚至变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现在跟过去真的不太一样了。过去在技术上有一个依据或者是规范性标准,现在很难了。学生们作品的图形有的会来自于动漫,有的来自于游戏,咱们都不太了解,有时候对于评审来讲也是一个考验。”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刘慨将“青未了”称作是“最年轻、最活跃、最新鲜的展览”。“我们现在教的都是00后,还能有比他们更年轻的创作者吗?不可能了。这个展览呈现出来的可能技术不够成熟,可能完整性不够,但是他们和我们60后、70后这一代人的审美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他们画得还像我们,那就是教育的失败。”
在抛开传统桎梏和提供新鲜感之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岱玫同时也看到现在学生基本功不足的现实问题。“我们前一辈的那些老艺术家,他们的基础、技巧都要比现在的学生扎实得多。不过他们通过展示方式的新鲜面貌弥补了基本功的不足,让作品显得更加灵活。”与此同时,趋同化、类型化现象仍然存在,这也反映出美术教学上模式化、套路化的现状。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东峰曾指出,“一些作品从选题到表达形式都过于单一、学生模仿老师作品风格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着重复性,证明了部分学生创新力的不足。”
艺术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摆在美术学院以及美术学科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王力克曾指出,“青未了”展览不应是泛泛的美术作品展,而是要体现促进教育、衔接教育、推动教育、发现教育现象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晓光认为,00后的学生特别注重个人体验和个人表达,这就要求美术教育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引导学生找到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平衡点,“我们不能太保守,也不至于太激烈,尽量不要走得太偏。”青年学子对时代叙事的敏感度和强调个性的创作态度,给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也可以感受到山东省高等院校在教育层面上的改变和尝试。
未来更多可能性
“青未了”已经成为了山东省内高校美术院系一年一度的擂台赛,为学院与学院、学院与社会之间提供了一个比照、交流的平台,毕业生们也将之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山东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美术馆《山东美术》主编郑岗认为,“青未了”展览将学生的作品推向社会,推到艺术的第一线,从这个作用来说,“青未了”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全国美展。
在这一届“青未了”评奖结果揭晓之后,济南大学美术学院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落选不服气,打算在学校里私自搞一个小展览,后来虽然根据学院规定及时撤销了,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学生们对于“青未了”品牌的认可。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陶国平说,“可以看出来我们搞艺术的学生有多么需要这个平台,有多么渴望参展,更别说是获奖了。”
使众多初出茅庐的青年美术学子被社会认知,是“青未了”的初衷。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书记柳延春说:“大部分青年美术学子不为人所知,但是年轻人在美术创作上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充沛的精力,发展空间很大。渴望被认可,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声。通过评审和奖励机制,使最终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得到专家和评委的认可,他们会更加有信心、有方向地继续探索审美观念与情感表达方式的多元性。”
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李生建议,未来美术馆和各高校美育专家在互相合作的创作性空间和长效机制上再深入探讨。尽管高校和社会美育机构在形式上、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他指出:“高校美术教育和社会机构的美术教育同是提高大众审美水平,实现大众对民族历史记忆、国家形象的美学认知,审美趋向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提到了展览的人才缓释效应,“年轻艺术家慢慢发挥作用,必将在长时间内为山东美术的发展注入长足的动力和活力。”从历届“青未了”展览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比如王道玉、王琛璐、王亚东、于鹏、梁逸婵、李庆利等,他们都以“青未了”这个平台为契机,拓宽了视野、肯定了自我,通过专家的肯定坚定了创作方向,在全国美术领域展示出自己的成果。
已经走过七年的“青未了”展览,专家和评委们集思广益,提出了更多新的想法和建议,使之未来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晓光以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他看到中国美院的毕业展已经做成了毕业季,并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几乎成为了一张城市文化名片。“‘青未了’是全省美术院校的展览,可以改变形式,做一些专题展,或者是扩大规模,将书法纳入进来。当‘青未了’的艺术影响力再大一些,也有希望成为山东的文化名片。”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秋地提到,雕塑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完全国雕塑展览以后,还会有一个创作营活动,企业或者地方政府会对获奖的青年新锐艺术家进行扶持。“我们把最优秀的孩子都送过来了,‘青未了’这个平台可不可以再往后探一步?扶上马再送一程,为他们办一些后续的展览和活动,而不是简单地给个奖项证书就完了。”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提出了将“青未了”升格成全国性展览的想法。“可以一步步地来,第八届先尝试邀请一两个省外院校做做交流,还可以邀请中央美院来参加,渐渐把其他院校纳入这个系统之中。”
展览现场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