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庆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承制的巨幅漆画《长城颂》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正式展出。这幅巨制采用中国绘画鸟瞰式构图,表现了万里长城穿山越岭、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恢弘气势。此作品由漆画艺术家乔十光的学生程向军带领他的团队创作。乔十光是一位处在古今中西交汇点上的漆艺大家,他所开创的现代漆画艺术是在传统漆器工艺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画种,已成为民族艺术发展更新的代表范型。
展览现场
创立现代漆画画种
中国人用漆历史悠久,乔十光的艺术实践则推动了漆画从漆艺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一种新的绘画样式。1956年,乔十光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之后,便决心以大漆为创作媒介,由此开启了一条艰辛执着的探索之路。就读期间,他师从留法归国的庞薰琹、吴冠中以及注重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张光宇、张仃等诸位大家,形成了其开放包容的艺术视野。1962年,乔十光跟随雷圭元赴福州考察漆器工艺,向李芝卿、施萱荣师徒以及陈端钿、盛继昌学习髹漆技法,并以此工艺为基础结合南方水乡风景创作出了《鱼米乡》《福建线面》《苏州风景》等作品,形成了以“黑漆屋顶、蛋壳粉墙、银天银水”为造型特征的乔式水乡模式。
《江南水乡》乔十光
此后,乔十光潜心创作,完成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红色娘子军》等经典人物题材漆画作品。1976年夏,乔十光再次到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考察实验,在漆艺师协助下完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巨幅漆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幅作品横长32米、高16米,画面以两株花朵盛放的木棉树为前景,高大的石牌坊、学堂、主席居所掩映其中,表现了革命圣地的光辉。从某种程度上可称得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巨幅漆画《长城颂》的先声之作。
《木棉花开》乔十光
1978年,乔十光自云南、四川等地写生之后,创作了《泼水节》《爱尼姑娘捻线舞》《象脚鼓声》《青藏高原》等漆画作品,这些来自于真实生活感受的作品,以“装饰化”造型语言为风格基调,在“线”的“起承转合”与“面”的“绵延起伏”中形成了一种韵律之美,生动表现了川滇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乔十光漆画展”被认为是“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被确认的关键事件”。此次展出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大漆媒材黑、光、润、融的特点,具有幽邃的纹理意象、鲜明的色彩对比和优美的韵律感。我们可以发现,吴冠中的水墨艺术具有简淡秀丽之美,丁绍光的重彩艺术具有莹透淡雅之美,而乔十光“计黑为白”的漆画艺术则具有一种沉静俊逸之美。乔十光通过这次个人画展所呈现的大漆艺术的强大表现力,深深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投入漆画艺术创作,推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画种。
《苍穹之五》乔十光
乔十光习惯于从生活写生中寻找创作灵感。他曾“三访傣寨、三进藏区、两游长江、四下江南”,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后羿射日》等作品体现了他对古人想象力的礼敬,《宏村月沼》等作品是他对生活之美的升华,《混沌》系列作品则表现了宇宙星空的杳渺浩瀚……这些作品超越了漆画语言的“装饰性”,进入了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自由之境。
《宏村月沼》乔十光
推动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创新
乔十光以传统为师,在中国传统髹漆工艺的基础上发明了“铝箔罩漆研磨新技法”,成为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形式语言的核心技法。
“向民间学习”是乔十光漆画之路的重要起点。求学时,乔十光注重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学习,从剪纸、皮影、民间年画、民间玩具、刺绣等艺术形式中汲取造型理念,感悟材料、工艺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1962年在福州考察时,乔十光学习了做底胎、褙布、刮漆灰、研磨、涂漆、推光、揩清等整套髹漆流程,以及贴金、彩绘、镶嵌、变涂等装饰手法。后来又到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及第二脱胎漆器厂学习了脱胎漆器金银彩绘技艺。《北斗》乔十光
在福建学习掌握的“实际技能”为乔十光探索漆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沉潜研究,开创了漆画创作的核心技法“铝箔罩漆研磨新技法”。其法为在金银箔上涂色漆,然后研磨显形,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漆绘语言难以表现人物造型明暗关系和肌肤效果的局限,不仅让具象化的漆绘人物造型表现得以实现,也适合于表现风景和花卉题材。这种装饰手法的应用,形成了朦胧、蕴藉、含蓄、厚重的漆画语言风格。1985年,乔十光在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实习期间,又实验成功了“泼漆”技法,此法在创作中充分利用大漆媒材的流动性,“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完成画面,被王世襄称赞为“泼漆生奇趣”。
乔十光在漆艺语言上的探索,突破了传统漆器装饰手法的束缚,极大拓展了中国传统漆艺的表现空间。
《泼水节》乔十光
推动高校漆艺专业建设
乔十光是高等院校“漆艺专业”的推动者。1964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以后,先后任教于该校装饰绘画系和特种工艺美术系,一直工作在漆画教学一线。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乔十光在个人艺术创作的旺盛期,每年仍坚持带学生到全国各地采风、写生、实习,引导启发学生漆画创作的思维与观念。
乔十光在1988年1月发表的近万字长文《论漆画艺术》,是他课堂教学的精彩总结。其中涉及漆艺的历史、工艺流程、漆画创作、审美特征以及对现代民族漆艺发展的展望。乔十光认为,漆画“以材质的华美、制作的精良以及意蕴的深沉所创造的装饰风、静穆美和神秘感而赢得了观众的眼睛,进而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漆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它既区别于中国传统艺术,又区别于西方的现代艺术”。他希望通过一代人的努力让中国现代漆画“在现代世界文化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认识正是乔十光毕生坚持探索漆画艺术“本体性”的重要理念基础。2000年,乔十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成为各高等院校漆艺专业学子的一部必读书。
《甘孜寺印象》乔十光
吴冠中把乔十光执着于漆画艺术的情感比作“苦恋”,用词十分贴切。乔十光不畏艰难,克服大漆“咬人”之病,始终专一地在漆画领域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数次因“漆”病倒,也从未退缩。他曾说,漆画是适合他的“最有能量的”艺术形式。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乔十光把漆画艺术引入了当代生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域。乔十光这一代人的艺术生涯,正处于古今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作为漆艺领域的集大成者,他开拓了一条创造性传承和发展的新路。不惟达到创作探索的高峰,更要带动启迪青年艺术家和年轻学子传承发展民族漆艺,以成深厚悠远、充满生机的阔达之境。(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