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各国艺术家们的惺惺相惜,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令人神往。中国画家范曾和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一段佳话。
平山郁夫,193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继横山大观之后,他与东山魁夷、加山又造闻名日本画坛。少年时代家乡被原子弹夷为平地,因此他终身反战,倡导和平。他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于中国文化、艺术情有独钟。他尤为喜爱中国古丝绸之路文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速写、素描,并以此为素材,历数十载苦功,创作了日本奈良药师寺的丝绸之路巨幅壁画。他曾亲口告诉范曾,为帮助他完成古丝路的考察之旅,中国方面派出一支十数人的队伍全程陪同。一次,平山郁夫不慎在唐古拉山摔伤,队伍中一位医生立即为他包扎,他这才知道竟有医生随行。东道主周到如此,使之深为动容。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范曾赴日展览,获巨大成功。因此在日本,范曾为众所周知。1984年,日本冈山建立范曾美术馆,由久负盛名的日中友好人士冈崎嘉平太任名誉馆长,长期致力于收集范曾作品的松田壮三郎之子松田基为首任馆长。在此之前,外国人中仅毕加索一人在日本享此殊荣。在当时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交往中,范曾的画作被许多中方代表团选作礼物相送。
1979年夏,范曾第一次赴日展览,初识神交已久的平山郁夫。平山郁夫稳重、谦和,在日本NHK电视台介绍范曾时,认为他是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新一代领军画家。记者问,范曾是否代表了中国艺术的新潮?平山郁夫回答:“艺术的标准是好和坏,而不是新和旧!”这样的想法与范曾一贯的主张不谋而合,从此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范曾每到日本,平山郁夫必从东京接他前往其居住地镰仓。一次,他送范曾一个木箱,里面是他在丝绸之路上创作的速写、素描画册。平山郁夫说,这本画册仅印19册,此前中国画家中仅送了吴作人、李可染、关山月。赠范曾的一册编号14,范曾觉得特别珍贵,不肯专而为私,乃转赠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
范曾回忆,平山郁夫在镰仓的寓所是缓坡上的一排平房,客厅、卧室陈设极为简单,橱柜里摆放着一些来自古代丝绸之路的小型铜器和陶石器,足证他对中国文明充满向往。范曾还应平山郁夫之邀赴东京美术学院参观,看他教授日本学生临摹中国画,特别是敦煌壁画。课堂鸦雀无声,连壁画上的残缺部分他都要求一一表现,不许一丝一毫个人元素加入其间。
奈良药师寺内长达50米的巨幅壁画是日本最大的壁画,据介绍,壁画近尾端的云影中有平山郁夫本人形象。与药师寺遥遥相对的是招提寺,其中有东山魁夷所画涛声和云影。范曾前往招提寺当日,恰值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鉴真和尚圆寂纪念日。日本民众排成数百米的行列,徐徐前行,静寂无喧,可见中日千百年结成的情谊永垂人世。寺中藏有一幅范曾赠送的泼墨鉴真和尚像,平山郁夫对此亦极表谢忱。
1984年夏,时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的平山郁夫访华,与一些中国著名画家齐聚一堂,大家不禁乘兴挥毫。宣纸一铺,黄胄说:“小范,你先画一个人。”范曾素以作画神速著称,二三分钟,一位闭目吟哦的诗翁已跃然纸上。说时迟那时快,黄胄在诗翁下添了一头生动至极的毛驴,取“诗思在驴背上”之意。接着,平山郁夫悬笔在天空勾起一轮满月。十分钟不到画成,众皆称佳。大家共邀吴作人题字,文云:“明月随人归,甲子中秋钓鱼台兴会,群贤毕至,尽兴挥洒者有平山郁夫写悬镜,黄胄先生写奔驴,范曾先生写诗翁。”《明月随人归》(见上图,资料图片)成为一幅不朽之作,记载了中日绘画大师的友情,珍藏在钓鱼台国宾馆。
2008年,即平山郁夫逝世前一年,他以对中国人民的深情,送给钓鱼台国宾馆一幅描绘奈良佛寺的油画,并与范曾再次会面,这是二人的最后一面。此时黄胄、吴作人两位先生皆已作古,钓鱼台遂将《明月随人归》复制两幅,一幅送平山郁夫,另一幅送范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