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奔向艺术的本源——著名画家梁文博走出了一条“原味儿”反映生活美感的创作道路

2021-02-08 09:04 阅读量:24703
听新闻

  文博,与我是同学、同事,

  整天一副大任于斯的样子,

  是一个苍茫大地、不知谁主沉浮的主,

  一副“庸者不狂,狂者不庸”的样子!

  他有一双特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慧眼,

  他坚持走一条反映生活美感的创作道路,

  在创作的形式上又一直采用工笔的方法,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向着他认定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

  歌德说过:“最大的艺术本领在于懂得限制自己的范围,不旁驰博骛。”

  限定自己的艺术范围,要有充分自信的心理素质,尤其在这艺术多元、歧路亡羊的年代。

《小山羊》180cmx95cm纸本设色

  我有时对学生讲,昆虫的成长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完全蜕变,像卵变成虫,又变成蛹,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

  另一种是不完全蜕变,一个卵变成小蚂蚱,蜕皮变成中蚂蚱,再蜕皮变成会飞的大蚂蚱。

  有人学画也是这样。我就是第一种形式,一会儿画连环画,一会儿画写意画,一会儿画历史题材,一会儿画现代,瞎折腾,可惜没变成大蝴蝶。

  文博的成长是从小蚂蚱到大蚂蚱的过程。那一个个获奖证书就是他一蹦一蹦留下的印记。

  文博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他相信他会飞起来。

《青涩年华之三》136cmx68cm纸本设色

  他不仅有双慧眼,还有双勤奋的手。

  文博痴情于绘画,有件事是我亲眼所见。

  他这几年积累的创作素材厚厚一大摞,光影集就不下五六十本。

  他那略秃顶的大脑门子里全是一个又一个的构思。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历程,都有自己的选择。

  文博心直口快,这点像他那曾被打成“右派”的老干部父亲。

《青涩年华之一》136cmx68cm纸本设色

  为一个艺术观点,他常会引经据典、挥斥方遒,

  与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伤了朋友和气,

  艺术在他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文博的憨直,使他少走了弯路,

  少了虚伪的遮挡和圆滑的周旋,

  而直接奔向艺术的本源——美的馈赠,精神的欣悦。

  他最烦假大空的作品,

  更不屑与那些为获奖揣摩评委心理乃至赶政治时髦的画家为伍。

  他主张:“在生命的原汤里多泡一会儿,这样画出东西,才能有点纯正的原味儿。”

《青涩年华之二》136cm68cm纸本设色

《青涩年华系列之二》 规格|185cmx185cm

  上世纪80年代,文博的足迹踏遍沂蒙的山山水水。

  他画农村题材,决不是单纯的表现所谓的风土人情,

  而是通过风土人情这个载体来找到自己的绘画形式和语言,

  最终以这种形式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在情感。

  他以饱满的激情依恋于沂蒙山这厚实的土地和那气度内向而深沉的山里人。

  他与沂蒙山之间有一根割不断的情感脐带,

  这不仅因为那是他小孩姥姥家,

  更是维系他精神生命的依据。在那些寻常巷陌,小桥流水,山川人物,平凡的生活中,

  他能够捕捉具有概括性的美和充满诗意的瞬间。

《青春岁月》186cmx186cm纸本设色

  文博的幸福源于自身情感的细腻,

  来自对生活深切的体味。

  情感的细腻又带来技法的深入,

  “非深入刻画无以表达情感深切的体察”。

  他作品中人物和景物的深入刻画,无不倾注深情,

  无不透露出“熟练的技巧和精湛的工艺手段”。

  文博很知足,他常说感谢上苍在芸芸众生中,

  把绘画这支笔扔到了他的手里。

  文博的生活,就是一门心思画画。

  他的作品日臻完美,用自己的画,

  为自己的主张,做了最好的诠释。(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委员会委员,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

  作品欣赏


《田野》 中国画 200cm×200cm

《乡情》水墨设色 2020年

《乡音》水墨设色 2020年

《吉祥图》水墨设色 2020年

《乡情》 2020年

《家园》 2020年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2020年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2020年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2020年

《紫气》 2020年

《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2020年

  画家简介

  梁文博,1956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九、十、十一届常委,山东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主任,山东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 责任编辑:陈雅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