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广大乐迷,音乐爱好者关注!我们的理念与追求将致力于推广古典音乐,名曲赏析,室内乐,交响乐团经验,世界乐坛信息等。也期待大家跟我们的互动,特别是正在音乐大道上,奔向理想远方的年轻一辈莘莘学子,琴童们,希望我们的平台可以给予你们助力,走向成功!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600多首歌曲,“歌曲之王”当之无愧。除歌曲外舒伯特还有很多重要的作品,如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22首钢琴奏鸣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
说起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必然会第一个浮出脑海。可谓是舒伯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亦是当今各弦乐四重奏团的必备曲目之一。作品创作于1824年,舒伯特在四年后与世长辞。
创作这首弦乐四重奏时的舒伯特,因一年前的经历而对死亡有着不同的体会。舒伯特于1823年1月被诊断染上斑疹伤寒症,该症在当时是被视为不治之症。祸不单行,舒伯特同时亦需面对财政问题。他的歌剧《费拉布拉斯》(Fierabras)的反应并不太好。同年秋天舒伯特入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他的精神也受到重创。从他在写给朋友中的信上写道:「⋯⋯我是世上最不幸、最悽惨的一个人。想想看,这么一个健康不再恢复,绝望之馀把任何事都搞糟的人。这么一个把辉煌的希望捨弃,爱与友情的幸福只成为痛苦,对美的感动也即将消失的人。你不觉得这种人是既不幸又悽惨的吗?每晚上床时,我都盼望再也不要醒过来,然而,每个早上,我又被告知昨天的苦恼。我每天就这么过活,既无欢乐,亦无朋友⋯⋯」在鬼门关走了一圈的舒伯特,便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融入到本曲之中。此作充满着忧郁灰暗的气氛,而且四个乐章皆以小调来作结,并非舒伯特的一贯风格。
“死神与少女”二乐章主题
「死神与少女」这个别名其实是来自乐曲第二乐章中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所有乐章中皆有出现。舒伯特于1817年曾以这个主题谱写过一首声乐作品《死神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ädchen,D.531;Op.7,No.3),其歌词以少女和死神间的对话为主轴。
舒伯特有关死亡的歌曲特别的伤感。此弦乐四重奏以及该同名声乐作品的创作灵感皆来自一首出自德国诗人玛迪阿斯‧克劳迪雅斯(Matthias Claudius)手笔的诗(节录):
少女:
「走开!啊!走开!(Vorüber!ach,vorüber!)」
「走开,野蛮而又瘦骨嶙嶙的死神!(Geh,wilder Knochenmann!)」
「我还年轻,请你走开!(Ich bin noch jung,geh,Lieber!)」
「请别碰我!(Und rühre mich nicht an.)」
死神:
「把手伸出来,美丽而弱不禁风的女孩!(Gib deine Hand,du söhon und zart Gebild,)」
「我是妳的朋友,不是来责骂妳的!(Bin Freund und komme nicht zu strafen.)」
「安然接受我吧!我并不野蛮,(Sei gutes Muts!Ich bin nicht wild,)」
「在我怀裡,安稳地睡吧。(Sollst sanft in meinen Armen schlafen.)。」
以上谱例是为歌曲开首的钢琴伴奏变奏而来。全长24小节的主题,当中的第9至16小节是为这首弦乐四重奏曲新创的,并不在原版歌曲中。由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三连音作衬托,再加上大提琴的拨奏,再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旋律,成为了第一变奏;第二变奏则由大提琴直接奏出主题,其他乐器转为伴奏;第三变奏变得更具节奏感,时值加快了(例如将二分音符+两个四分音符的组合,改成八分音符+两个十六分音符);第四变奏的调性则由g小调变为G大调,由第一小提琴负责拉奏悠扬抒情的主题;第五变奏最终回到g小调,后半由大提琴奏出热情的旋律,平静下来后到达尾声:自由的变奏。最后以G大调重现部分主题而作结。
“死神与少女”二乐章之大提琴变奏
德国作曲家齐格弗里德.马图斯(Siegfried Matthus),于1996年创作“少女与死神”。马图斯将舒伯特的作品“死神与少女”和马蒂亚斯·克劳迪乌斯Matthias Claudius(死神与少女词作者)的那首著名诗作作为背景,以该主题作为榜样,致敬经典:死亡不仅使这个女孩温柔地带了来,而且生活中无情的话语,正如马图斯所写,“他为她提供了一种毒品。这使她能够从粗糙而压倒性的现实中走出来,充满诱人的幻想,充满美丽与和谐。最后,死神接受了她”。
如果“少女与死神”和“死神与少女”同时出现在一场音乐会,一定会擦出时间和空间的火花。有强烈的对比,又彼此关联,灵魂同出一辙。不远的将来长城四重奏一定会把这两首献给广大乐迷。敬请期待!
长城四重奏融合了当今国际舞台上四位年轻有为的音乐家。虽然他们分别居住于欧、美两大洲,也各自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文背景,然而时空与地域的间隔,却无法阻挡他们之间情同手足的兄弟感情,反而更促进了他们合作与配合之间独有的默契。四位音乐家都是接受过中西音乐教育的华人,他们都于世界顶级职业交响乐团中拥有终身职位:
德国德意志交响乐团乐队首席陆威,
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周启,
德国汉堡NDR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中提琴副首席许文萡,
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赵耀。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遗产音乐节”万里长城的代言人,长城四重奏屡次在香港演艺学院、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以及台湾国立艺术大学等艺术院校教授大师班,并由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基金会聘为海外顾问。
长城四重奏的四名成员各自都被誉为是当前世界上最忙碌的艺术家,但是出于他们对音乐的追求和理想,结合他们的才华与热情,用他们的音乐,为广大爱乐者带来心灵的飨宴。他们通过音乐会、大师班等众多方式将“长城音乐精神”传递给广大观众与莘莘学子。(许文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