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杰出道了!
今年3月以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为代表的海尔高管团队组团登上抖音、视频号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中国名企拥抱互联网大潮的独特风景!
周总“出道”了,“布衣总裁”,接地气,海尔的高管们,阳光、朴实、给力......一时间,海尔的美誉度,周云杰的影响力均明显提升。
与雷军、董明珠、俞敏洪等企业家个人出道不同,海尔此次出道更加彰显了“集体主义”精神。让世人看到了一个遥相呼应的“天团”。
当然,这种做法后续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短短20余天时间,海尔在一场意外事件面前,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速度,令人赞叹!被不少媒体誉为“教科书级的神操作”。
作为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采访海尔的本地记者,赞叹之余,我们认为更需要深度地观察、思考。分析关注支撑这番神操作背后的东西——积极开放、直面挑战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记者将这总结为“三个拥抱”……
拥抱变化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未来海尔将坚守主业,聚焦实业,聚焦在智慧家庭、产业互联网、大健康三个赛道上,为建设制造强国、品牌强国贡献力量!
首先应该赞美的是海尔“拥抱变化”的能力。
拥抱变化,是指企业要洞察时代大势,积极适应变化,勇于创新。张瑞敏将其总结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等有大成就者,皆是洞察时代大势,拥抱变化的杰出能力者。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这体现了领导人对于时代大势的远见卓识。
这种穿越迷雾的远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程。
在变化纷纭的当今时代,企业家要想带领团队基业长青,也要具备这种穿越迷雾和疑难险阻的能力。每一个看似细微的变化,在他们的眼里都可能蕴含着一个时势的变幻。周云杰多次表示,他非常钦佩张瑞敏首席“知微见著”的能力,而这次他率高管出道,则体现了他也具备了这种“知微见著”的能力。
因偶然的机会,他和雷军同框,并引来网友的调侃。面对这个意外,他没有生气,而是智慧、敏锐地接住了这意外的收获。这就是企业家知微见著、拥抱变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要求企业家一是能敏锐看到机会和大势,二是要勇于突破“个人舒适圈”。
从个人本性来看,周云杰低调朴实,自称“I人”,是不太喜欢把自己曝光在镜头前的。著名互联网人脱不花在评价众多企业家、名人纷纷开号时坦言:这等于贡献了自己的隐私权,将自己曝光在公众之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难怪周云杰慨叹“把理工男逼疯了”!
周云杰在抖音等各媒体平台开号后发布的第一条视频。
但他为什么愿做这种突破呢?应当是感恩、责任和使命!
他多次明确表示,我不想做网红,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海尔。我是一个农村大学生,从毕业到现在,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我的一切都是海尔给的,是海尔成就了我!
周云杰为山东大葱代言。
写到这里,就不由得赞叹海尔创业40年来缔造的企业文化了。这种文化造就了一批“周云杰”式的创业者。他们出身普通,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靠刻苦努力考上大学,走进了海尔。
在海尔波澜壮阔的创业舞台上,在“赛马不相马”的机制下,砺炼成一匹匹驰骋千里的骏马。他们有着感恩的心、高远的目标、刻苦耐劳的作风、强大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在大风大浪中砺炼出的稳定心智,而且早已将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完全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当今时代最呼唤的企业家精神!
这种企业家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只有在风雨之后才能见到的彩虹!
张瑞敏在1992年海尔工业园落成时写的题记《海尔是海》中写道:海尔应该像海……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
33年过去了,这篇题记所闪烁的思想一步步照进了现实。此次海尔高管集体出道便是一个力证。因此,不要被网红言论牵引,去褒奖营销策略、品牌打法,而是要深度赞美“拥抱变化”的企业家精神。
拥抱零距离
第二,应该赞美的是他们零距离拥抱用户的做法。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开拓着遍布全球的业务。周云杰和高管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他们惜时如金。
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宝贵的时间,去蹭所谓流量呢?海尔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了答案:我们周总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零距离与用户交流!
此言一下切中了海尔的战略目的。如果说张瑞敏砍掉1万多名管理中间层,最大化实现了管理的零距离,那么,今天的周云杰在砍掉另一种意义上的“中间层”,最大化实现自己和高管直面用户的零距离!
架构臃肿、信息不畅、决策滞后是企业做大后普遍面临的问题。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这些曾经的“巨无霸”,都倒在了信息不畅、高层决策滞后的路上。没有对称的信息,就没有科学的决策,再加上身居高位的飘飘然,多少企业和企业家成为昔日英雄。
令人欣慰的是,从张瑞敏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周云杰和团队是清醒的!他们铭记了张瑞敏时代传承下来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探索用新的互联网手段去感知、拥抱用户。
海尔集团首席品牌官王梅艳带网友云逛展。
记者去年曾采访海尔卡萨帝团队,这是一支毕业即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组成的原生团队。在人力、经验明显弱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发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的誓言。用10年时间为海尔捧回了冰箱高端市场的贵冠。10年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红海中,这支团队与西门子、博世等世界顶级家电品牌直面厮杀。每一个百分点上升,熬尽的都是心力和极限!
为了实现用户提议“冰箱最好平嵌进家具”,他们颠覆了百年历史的冰箱制作工艺,将冰箱背部散热改到底部。为实现冰箱门零嵌入家具,他们愣是用九年研发了冰箱门双轴铰链;为了完成用户一句“要是西瓜放一周还新鲜就好了”的心愿,他们遍访知名专家院所,开发了“控氧保鲜”专利技术;10年前,这个连专利的门朝哪儿都不知道的团队,如今连续五年行业专利量列世界第一!这个团队的一位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我们其实没什么窍门,就是相比同行,研发人员离用户是最近的!我们至今保持着每周拜访一次用户的频率。
海尔集团副总裁、海尔智家中国区总经理赵弇锋第一批开号。
海尔集团副总裁、海尔制冷产业总经理吴勇拜访泰国用户。
把用户放在心上的人,用户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在海尔此次高管上线的视频号中,有一位高管展示了他到达印尼、泰国后,当即去用户家中调研的视频。
这其实是海尔企业家群体作风的缩影。张瑞敏、周云杰……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些把脚插在泥土里的企业家,虽一路风尘仆仆,但走得步步有根基、有力量!
拥抱用户,这是海尔起家的“命根子”。这种对用户深入骨髓地尊重、感知和死磕的服务精神,让海尔这个曾经的集体小厂,在二十世纪80年代全国500家引进冰箱生产线企业中最终胜出,裂变为世界白电行业王者。
如果理解了这样的背景,从周云杰两会上听到网友需求,到之后团队当月神速完成三筒“懒人洗衣机”上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拥抱人性
海尔美国工厂奠基,张瑞敏(左四)周云杰(左一)参加奠基仪式。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深谙人性的大师,他们胸中容万千气象,又能脚踏实地、绵里藏针,企业家尤甚。
周云杰和高管们这次的出道,让网友、用户都感到很舒服。这个舒服便是他们以朴实无华的作风,真诚、温暖到了人心。
24岁的周云杰任海尔冰箱二厂的厂长。
1996年,记者曾在上海采访过张瑞敏。他当时与记者交流时说:“你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买的是什么?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从深层次看是尊重。”
这句话道出了张瑞敏作为管理大师对于人性的参悟和把握。人性中最深的需求是被看见和被尊重。这种需求不仅触及精神与情感的核心,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被看见、被尊重是人类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的基石,当个体感到自己被周围的人所注意和理解时,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海尔人把这种体验总结为“真诚到永远!”。
张瑞敏用这种“真诚到永远”的精神,带领团队历时40年,打造出了用户对海尔品牌的强烈归属感和信任感,塑造了海尔品牌强大的生命力!
时至今日,从张瑞敏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周云杰,把这种“真诚到永远”的尊重,融合了个人的特性,实现了新的演绎和传承。
周云杰提出,要改善提升农村饮用水质量。
面对网友的调侃,他不急不恼,微笑着为山东大葱代言;面对用户的建议,他连夜安排团队开发懒人洗衣机,实实在在把事办好;面对媒体的采访,他激情澎湃地描绘:将踏过千重浪,以无界生态创出一个更加生机勃发的“新海尔”……由此,一个心胸开阔、心力强大、笃定果敢的“布衣总裁”已经跃然立在了世人面前。
这让记者联想起了此前他多次在企业内部讲话中,引用北宋诗人曾公亮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这应该是他心境的畅快表达吧!
曾公亮,北宋政治家、学者,少时起就颇有抱负,为人“方厚庄重,沈深周密”。一个寻常的日子,他夜宿北固山甘露寺披衣立于窗前。窗外一切都被霭霭暮色包围,只有横亘在山脚下的奔腾长江,犹如一条巨龙,掀起惊天的波澜,发出动地的长啸。
曾公亮并未心生不安,反而打开窗户主动拥抱这壮阔的风雷气势。当时的曾公亮已官至宰相,他敏锐地看到当时北宋正面临着深刻的内忧外患,如同眼前的“拍天浪”。但老成练达的曾公亮并未深陷担忧,而是迎难而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变法强国。育先机开新局,考验的是胸襟与担当。没有包容万象的心胸和能力,哪敢放入大江大河来?!
从张瑞敏手中接棒的周云杰,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领着海尔这艘航空母舰劈波斩浪,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周云杰介绍,从1991年批量出口到2016年海外市场盈利,我们整整坚持了25年。
他和他的团队,开放、坚定、自信,以追求“人是目的”“人的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价值观,“世界是海尔的人力资源部”的格局、“人单合一”的管理理念,真诚地拥抱用户和合作伙伴,关注、提升员工幸福度。这些直击人性的做法已经跨越了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在美国、在日本、在欧洲、在大洋洲、在新西兰、在东非……生根、结果、开花。目前,海尔已在全球落地了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126个营销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服务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0亿+用户家庭。
在这么多的国家和地区开疆拓土,他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文化理念、风俗习惯、当地政策等等。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他们探索形成了更加包容开放的文化和国际化的管理方式。
在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张瑞敏曾介绍海尔在收购美国GEA公司的过程中遇到的质疑。GEA的高管问张瑞敏:你们凭什么能够领导我们?张瑞敏回答:我既不是你的领导,也不是你的上级,我只是你的股东,我们的领导和上级是同一个人,就是用户。在收购GEA的过程中,海尔没有派一名高管,还是原班人马,通过他们建立的人的价值最大化理念,实现人单合一,增值分享,使GEA的洗衣机市场份额从原来不到5%拉到了16%。
事实胜于雄辩。这些战果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认识,对人性的参透、尊重和激励。所以,张瑞敏自2005年9月20日提出“人单合一”理念,历经20多年,将人单合一论坛连续搞了八届,将“人是目的,人的价值最大化”呼吁了20年。哲学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海尔正是解决了哲学层面认识问题,深度地拥抱、尊重、激励了人性,才有了今日之成就!
由此可见,周云杰率团出道仅仅是海尔航船前行 中的一片浪花。浪花飞溅中,折射出的海尔人的文化自信。静下心来,认真解读和审识海尔这种拥抱人性 的文化历程和文化自信吧。这对中国企业扬帆出海、 乃至中华民族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走向世界,都将提供有力地借鉴和启示!
(来源:青岛画报 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