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熹·架构关系决定雕塑作品的外貌丨中国当代陶瓷名家邀请展暨首届中国·宋庄陶瓷协会作品展

2025-01-12 10:56 阅读量:76619
听新闻

主办单位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宋庄陶瓷协会

中国宋庄雕塑协会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一辰清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策展人

吕品昌

执行策展人

钞子伟

学术主持

宋伟光

展览统筹

徐嘉敏、钞子艺、黄镇

顾问

周国桢、隋建国、孙家钵

主任委员

吕品昌

副主任委员

郅敏、钞子伟

成员

吴越申、董博、王少军、方力钧、郑宁、刘正、左正尧、朱乐耕、陆斌、李见深、远宏、周光真、邱耿钰、宋伟光、夏和兴、马佩、黄胜、赵兰涛、陈烈汉、吴永平、陈进林、钞子艺、黄镇、丁易名、熊开波、马军、邢之

协办单位

北京国中陶瓷馆

北京陶瓷艺术馆

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

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美术馆

北京通州文旅协会

艺高百利艺术展览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委员会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人民政府

学术支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陶瓷院)、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易名、马军、王少军、王世刚、王忠全、王京成、王俊远、王艳艳、王浩龙、王爽、王登、方力钧、左正尧、白明亮、包筱瑜、冯都通、冯澍、司秋利、吕品昌、吕琼雯、朱乐耕、朱尚熹、朱勇、任峰、刘士铭、刘丹华、刘正、刘志军、刘保雷、刘浩然、刘谦、刘颖睿、安然、孙晓晨、孙家钵、苏献忠、李见深、李占洋、李伟、李冰、李庆利、李南南、李燕蓉、杨帆、杨志、丽莎、时子媛、吴茜、邱耿钰、余剑锋、张三聪、张婧婧、张琴玉、张琨、陆斌、陈云贵、陈君、陈金旺、陈洁、陈烈汉、邵长宗、郅敏、罗瑾、岳峻、金文伟、周国桢、周璇、庞少贤、郑冬梅、郑宁、郑智君、孟胡蝶、孟福伟、孟德武、赵兰涛、赵俊璞、刘梦佳、郝伟乐、胡学富、钞氏兄弟(钞子艺、钞子伟)、施琳琳、姜波、姚永康、耿雪、夏和兴、夏学兵、柴国良、张馨月、徐结根、徐悦涵、郭宝寨、唐珂、涂志新、黄山、黄伟红、黄细乐、黄胜、黄美尧、黄敏、曹春生、曹智勇、康新科、董琳、蒋汐、韩文明、景怀宇、谢长敏、谢璇、喻建辉、詹伟、蔡梅之、谭斌、熊开波、戴雨享、戴耘、魏华。


我做雕塑,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始终在意它的架构关系。不同的架构关系决定着作品的外貌。内在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常言道某某事物与某某事物具有结构性矛盾,可见结构问题在事物中的稳定性和顽固性。

我做75°关系的雕塑始于2013年。刚刚开始的几件作品尝试的是作品诸要素在空间中的角度关系,即70°和15°关系。后来我想到了直接设计连接雕塑各部分的75°和15°构件。在工作室我做了一堆以上两个角度的构件。然后使用各种材料搭建雕塑。即先有构建的要素,再随机搭建雕塑外形,没有事先的雕塑预设画稿,在空间中任意生长形态。其结果注定与90°造型无关了。

实践证明,在设定的角度中,同样具备充分的自由。我的75°和15°方式既可以单体,也可以场域,既可以架上,也可以户外。

文/朱尚熹,摘自《结构系列的说词》)

就我目前的认知,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可能是孤独的。至少在目前为止,从人类抵达工具的速度和范围来看,宇宙空间是死寂的一片,就是说数光年空间中也许有类似人类的高等文明的存在,那也是今天的人类无望抵达的距离和空间。在宇宙中,最能代表人类文明的图形就是见棱见角的几何型。不是吗?宏观的宇宙中没有几何型的星球,微观世界里同样没有几何型的病菌和病毒,最小单位的量子同样是圆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圆地方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世界观,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可以说生命世界的所有自然形态都是圆的,或者是以圆为基因的有机形态,所有物质运动的轨迹都是圆的或者说是曲线的,就连光在宇宙中的运动也是弯曲的。那方是啥时候出来的?有了人类才有了以方为代表的几何型体系。我们人类的城市是方形的,建筑是方的,广场是方的,图书馆是方的,书本是方的,我们的居室是方的,我们一睁眼就看到满是方的世界。对于人类,几何体系自以为是智慧的象征,而对于浩瀚的宇宙和生命的大千世界,几何方体就是人类智慧的排泄物,是宇宙中极为孤独的异类。

文/朱尚熹,摘自《元宇宙中的展览:关于“碎片美术馆”创作谈》)

参展作品欣赏

《三角形变奏》系列 陶瓷 45cmx45cmx15cm 2024年

展览现场

艺术作品

陶瓷系列

《家族》陶瓷 尺寸可变 2024年

《家族》陶瓷 尺寸可变 2024年

《三羊尊》陶瓷 14cmx14cmx35cm 1982年

《三羊尊》陶瓷 14cmx14cmx35cm 1982年

户外抽象雕塑系列

《水上月》不锈钢 高12.8米

建立地点:天津文化中心

《一方水土》花岗岩 高5米 2011年

建立地点: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社区公园

《知识之岛》不锈钢 高6米 2012年

建立地点:北京房山大学城公园

《知识之岛》不锈钢 灰砖 6.1mx4.25mx6m

建立地点:北京房山大学城公园

《生命的形式》混凝土仿石 平均高1.4米 共6件

建立地点: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

《生命的形式》局部

元宇宙雕塑系列

结构系列

《扭动的空间》2011年

《75°与15°秩序》2013年

《线走方圆》2014年

《75°建构空间——重生》2015年

《生命的结构》2017年

《生命的轨迹》2017年

《75°风景》2019年

《75°架构——三原色加黑白》2021年

《75°环》2021年

《15°架构——塔子》2021年

(来源:宋庄陶瓷协会)

艺术家简介

朱尚熹,1954年出生,四川达州人。198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专业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1991年7月获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研究室工作至2003年,时任雕塑研究室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北京市人文空间雕塑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2007年至今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2014年9月教育部授予朱尚熹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雕塑系学术带头人。

现任中国《雕塑》杂志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庄雕塑协会会长。

历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雕塑学会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春市城市雕塑学会顾问。

主要成就领域:雕塑创作、雕塑教育、雕塑理论以及公共艺术等。

[ 责任编辑:孙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