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好眼福 | “翠染山河绿-中国青绿山水画六人展”——林容生:于自然中发现人文之美

2025-01-07 10:34 阅读量:10220
听新闻

青绿山水,以其对山水自然的独特描绘和艺术表达,成为展现绿水青山之美的绝佳艺术形式。2024年12月30日,“翠染山河绿——中国青绿山水画六人展”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黄牛埔美术馆盛大开展,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9日。展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广大群众领略山水之美、自然之妙。

在此次展览中,画家林容生的写意性山水备受关注,其作品结构独特,富有文人意趣。林容生凭借独特的画作风格,以及丰富的艺术经历,赢得业内高度评价,成为展览焦点之一。

取材于生活的创作

据悉,林容生早期画作多为工笔重彩山水画,以勾线填色为主。物象造型简洁,具有意象化和装饰性。作画有大局观且强调小节奏,作品整体而丰富。色彩运用独特,不以物象具体形状及色相铺染,而是大块面铺染交叉产生撞色与破色渗透,缓解调和色彩矛盾冲突,形成主色调,给观者带来多样视觉感受,就如同既需要秩序也需要意外的日常生活一样多彩多姿。

夏天的花 纸本水墨设色 180cm×96cm 2023年

“一开始,我并没有在创作中选择去画大山大水,我觉得我的生活环境中那些东西离得比较遥远,而我喜欢选择离自己的生活最近的情景进行创作。我从2000年前后开始创作‘三坊七巷’系列,三坊七巷对我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那里保留着我从小生活过的痕迹。”林容生介绍道。

在古代山水画当中,亭台楼阁等建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山水画面当中的点景,不作为主题来表现。山水是一个大的环境,这些建筑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以画民居为例,会产生不同结构和线条形态。这是形成个人化语言方式的重要起点,国内外许多画家作品形式风格的形成常从特殊表现题材开始。

林容生以工笔名世,后演化出写意,能在工笔与写意间自由切换。林容生的意笔山水画与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承续了文人对于诗境、格调、雅致、品位的追求,同时采用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林容生从生活入手,并从生活感受中提炼形成自己的语言符号与图式,这些对应着生活的符号与图式把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相互打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林家样”风格,具备现代的意境、艺术语言和图式,也张扬着画家的艺术个性。

书香世家育热爱

林容生对绘画的热爱自幼便生根发芽。他的外婆的祖父曾是清朝布政使,家中藏书十万卷,从小的生活环境充满书香气息。家族中众多亲戚喜爱写字画画,外婆常带他走亲戚,让他耳濡目染。

林容生生活照

林容生的中小学时期处于“文革”,课业负担不重,他把绘画作为兴趣活动。一开始自学,后有谢义耕先生教他书法。在学校,他通过做宣传工作、出黑板报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虽非正式美术学习,却收获成就感,兴趣也慢慢被培养了起来。

高考恢复后,有过两年工厂工作经历且常做写写画画宣传工作的他,自然地选择了艺术类专业。他考入福建省最强的美术院系——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1978年入学时正值改革开放,除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外,一下子接触到很多西方艺术。

中国画有山水、花鸟、人物的题材分科,林容生觉得山水画更符合自己心性。传统山水画基于对人和自然的理想关系及艺术家内心对家园的期待,而当今山水画创作更关注时代环境及接触到的自然和人文,相对更客观。

众家评说林容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曾对林容生的画作评价道:画有不落纤尘之明澈,是林容生艺术最大的特色。林容生的画以“具体”为胜,山石坡峰、林木庄稼,房屋的窗棂阶壁、溪流的委婉走向,在他的画中都清晰如许。正是由于他的用笔、用线十分丰富并有着极深的线造型功力,他才能如此悉心而从容地勾勒物象的形貌,使笔线在塑形的同时,尽情展现出变化的意趣,透溢出使驱者的兴味与情怀。另一方面,他长期研究墨与色的关系,将“随类敷彩”上升为“以意敷彩”,控制墨与色的比度,把握色调的美感,让人看到一种渗透了当代意识的“青绿山水”。面对他的山水,总是让人满目明澈,一股无有雾霾的清爽气息拂面而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表示,林容生生在江南,他表现江南的秀润山水,把色彩和笔墨运用结合得恰到好处。他的山水画区别于北方的大山大水。他善于画丘陵,秀润的江南景色,气息高雅、清新,给人一种可居、可看、可游、可赏玩的感觉。他的作品很和谐,表现了一种我们现在追求和谐社会的愿望。他的技法也有一些独到之处,色墨并用、线面并用,达到了一种前人所没有的写实感,但是追求提炼、概括,跟纯粹的照片、写生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他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优美的艺术世界。

青绿山水画展海报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画家简介

林容生,195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曾任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 责任编辑:孙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