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生灵预言——严智龙作品展”在上海海派艺术馆隆重开幕。诸多艺术家、学者、书画爱好者共同见证了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展览启幕当天,海派艺术馆还策划组织了“生灵预言——严智龙学术研讨会”。艺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评论家等专业人士围绕严智龙的艺术风格、成就及其对当代艺术界的影响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期推出艺术学博士项苙苹的发言。
——编者按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他早期的综合阶段,展现了他的野心和私密的欲望,包括内在与外在的结合,以及对尝试和探索的勇气。”项苙苹表示,严智龙目前的创作主要从内外两个方向展开,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内在世界的视觉化表达。他的“鸟系列”雕塑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奋斗,也表达了他与整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严智龙的“鸟系列”中借鉴了贾克梅蒂的艺术语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贾克梅蒂的作品理解现代性带给人类的困境。他通过引用贾克梅蒂的艺术语言,让我们能够快速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这反映了现代性带来的各种困境。中国人对于自然与人类的理解始终是一个整体模式,这与西方艺术不同。西方艺术往往将人作为最重要的题材,而中国人则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花鸟虫草都可以表现人类本身。我认为严老师的作品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严智龙的作品中有一部分非常有趣,特别是他的内心世界的表达。他的作品中有山川、草木、花鸟和人,但都是模糊的象征,反映出一种中国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朦胧观念。
在语言表达方面,项苙苹认为严智龙的创作语言与法国电影理论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有相似之处。麦茨提出,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我们白日梦的对手。在没有电影、电视甚至智能手机的年代,我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做白日梦,而不是通过刷手机获取碎片化的信息。
在现代社会中,刷手机带来了深刻但碎片化的信息,而严智龙的作品则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白日梦”体验。在他的艺术课程中,你可以感受到他通过创作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深刻的梦境,这是对我们当下白日梦的反击。
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种“白日梦”的艺术表现?这种白日梦反映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探索。我们继续生活在这个由新技术所构建的景观世界中,只是我们的内心逐渐被技术所隔离,不再自由自在。因此,我认为严老师的作品更加强调对内心深度的回归。
另外,在语言的使用上,油画作为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我们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会关注到其中西方油画技术的影响,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艺术中的体现,严智龙也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对新时代感知的表现。
项苙苹表示,从三个方面来看,严智龙也在不断努力。他在中西方哲学的结合点上,将感性、理性、超越性和现实性融入创作之中。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一些现实且具象的元素,这些元素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他的艺术意图。“严老师的作品中还带有一些毁灭性的色彩,红色代表着内心的激烈情感。我们应该理解这种色彩的使用背后的深意。我认为严老师的系列作品已经进入了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就像我们的个人研讨会一样,在座的各位可能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这种长期的投入也体现在严老师的创作中。”
(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展览信息
生灵预言——严智龙作品展
展览日期
2024.11.22—2024.12.15
展览时间
9:30—16:30
(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上海海派艺术馆二楼2号展厅
展览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艺术家简介
严智龙,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哲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图腾艺术研究与当代思辨。